在趙立誠去商談的時候,位元組公司內部也展開了多輪磋商。

抖音作為現在國內第一大短影片平臺,不管是流量還是業績早都已經有了成績,所以位元組直接拒絕了嘉點集團的收購邀約。

但是對於國際市場,位元組倒是一直在猶豫。

因為國內的軟體,只要出海的,就沒有一個能夠有影響力,或者有成績的。所以面對要不要出國,他們公司內部也有了很多的不同聲音。

原本他們集團的總裁是想要出海試試看的,但是這時候嘉點集團找上門了,想要收購。

所以,他們總裁心思就活絡了。

畢竟誰不知道蘇洋的眼光,如果連蘇洋都看好自己軟體在國際上的發展,那麼....

可惜的是,在進行第二輪磋商的時候,趙立誠就直接打消了他的這個想法。

趙立誠直言不諱的說:嘉點集團只是不想耽誤時間,再重新開發一套程式罷了。如果位元組不賣,他們會自己做類似的短影片平臺,率先投放到國際市場上。

再配合著嘉點集團全球領先的人工智慧技術。和嘉點集團在世界範圍內的名氣。

抖音在國際上根本就沒得打。

這個事實也讓位元組的總裁知道了自己沒有其他的選擇。所以爽快的賣掉了。

當然,他也知道可持續發展的思維,所以想著控制一定的股份。

但是趙立誠除了給了他1%的原始股之外,並沒再給他任何的機會。

畢竟,能用錢解決的問題,就不要用股份來解決。到後期都是些麻煩事。

至於這1%,也是個象徵意義,和讓位元組更加的用心罷了。

所以,在蘇洋回到國內之後,兩家很順暢的簽訂了合同,成功組建了聯合公司,運營抖音國際版。

而在國際版的命名上,蘇洋也一錘定音,叫了:drop。

也就是“點”。

蘇洋覺得這個和抖音的發音有點像,而且還和嘉點集團呼應,非常的舒服。

位元組的總裁,倒是想叫titok。但蘇洋感覺這麼繞口的一個單詞,還沒具體意思,所以就給否了。

位元組的總裁只有1%的股份,面對蘇洋的這樣的大股東,沒有任何的話語權,只能苦笑的同意了國際版的命名。

很快,在位元組公司的幫助下,drop公司的系統,程式,還有運營團隊全都組建了出來。

倒不是他們的後期服務這麼好。主要是趙立誠直接說了一句大實話,“你要是不給人,那我就自己挖人了。”

嘉點集團財大氣粗,待遇優厚,又捨得花錢。如果敞開了挖人,位元組還真不一定能扛得住。

所以位元組的總裁想了又想,覺得反正連程式都給了,那再給一套班底也沒事。

反正...這班底只是借調。等著還會再回來。

可惜的是,他可能沒看過三國演義吧...

在這次交易當中,蘇洋也第一次體驗到了大公司的優勢和強勢。

真的是碾壓狀態的。

遇到感興趣的專案,就直接去買。買的時候就兩句話,“要不然賣給我。要不然我擠死你。”

面對像嘉點集團一樣的公司,別說中小型公司了,就算位元組這種大公司都不得不退讓,從這就明白這種談判方式的殺傷力。

怪不得藤訊總玩這招呢...

真是屢試不爽。

很快,在蘇洋的催促下,三月底,drop成功在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同期上架。

有著三喪集團龐大的分發渠道,嘉點集團可以方便的把任何一個產品推廣到全世界的任何一個地方。

而drop一上架,因為有著國內的內容作為原始的素材、內容,所以直接開始大爆。

許多國內的人第一次接觸到drop這種新興的短影片app,頓時沉迷其中。或者看,或者拍,玩的不亦樂乎。

不得不說,位元組的演算法是有自己東西的,當年蘇洋還沒創業的時候,就有一段時間沉迷抖音無法自拔。

一度玩抖音喪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