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7《赴一場亞熱帶雨季的奇幻與詩意之約》(第2/3頁)
章節報錯
如果我們不曾相遇
我會是在哪裡
如果我們從不曾相識
不存在這首歌曲
每秒都活著每秒都死去
俞冬青用略顯沙啞的聲音深情唱起這首歌,很快就席捲國內各大音樂排行榜。
從臺北趕回來的明媚,顧不得休息,和老徐帶著宣發團隊,開始旋風般在全國各大城市進行旋風般的路演。
當然俞冬青也在自己的微博裡破例進行宣傳,自己媳婦拍的片子啊,不宣傳她的宣傳誰的?
元月14日,《路邊野餐》在燕京舉行了一場首映式之後,15日在全國同步上映。
此時,距離春節還有半個月時間。
帝都乾旱了好多天,今天突然來了一場雨。
帝都的冬天很少下雨,但是今年冬天不知道氣溫偏還是什麼原因,竟然下起冬雨。
寒風夾著著雨星,顯得分外寒冷。
除了因為窮需要冒雨上班的人,很多文青影迷卻風雨無阻的來到電影院,因為有一部很別緻的片子上映。
美女導演明媚的作品《路邊野餐》。
雨水,青苔,朽木,還有石板路,潮溼溫潤的亞熱帶氣候,黔南地區的方言。
一開始是幾段支離破碎的段落,作為看慣了劇情套路模式我也有點摸不著頭腦,但是慢慢地整個故事的來龍去脈就像拼圖一樣拼湊在一起。觀眾以為說的是追尋與歸來,但其實還有更深的含義。
這些,就是明媚被眾多人稱讚「大師」的部分。
我想,會寫詩的陳昇醫生追尋的並不是他人,而是自己。
他那些零碎的詩句,有的人說是文藝病,有的人說是中年男人的碎碎念,但其實也有可能是作者賦予主角本身的一種情懷。
名詞與名詞的連線,構成了一些很模糊的景象,就像陳昇的夢一樣。
印象最深的,是陳昇在蕩麥的那段奇幻的際遇。
長鏡頭在很多情況下是為了炫技,然而在《路邊野餐》中,內容大於形式。
他的長鏡頭,將過去和現在的內容包囊在同一個時空裡。
長鏡頭的不剪輯,讓時間錯亂,變成「同一時空」。過去的人和事,陳生自己的回憶,全部出現在一個鏡頭裡。
陳昇也是在這裡,找到了自己與過去和解的辦法,窗外飛馳而過的火車,上面有衛衛畫的時鐘,時間倒流。
京城連夜冬雨雨,我們再來看看像雨一樣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