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俞冬青感到驚訝。

“是的,白血病,醫生說需要換骨髓才能活命。”楊一新嘆息道:這玩意花錢多而且還不好找。醫生說必須等待合適骨髓。匹配在這段時間裡,還得吃一種進口藥叫什麼?什麼?”楊一新一時想不起來。

“格列衛。”

“對,就是這個名字!這玩意特別貴,聽說一盒就值5000塊,一個月得吃兩盒!一般家庭哪能受得了?老吳花光了家裡的積蓄,為了救自己的兒子,不得已把民宿賣了。“

”這可是他祖傳產業啊”說到最後楊一新又嘆口氣。

俞冬青聽了陷入沉默。

“喂,冬青,你怎麼知道格列衛這個藥物的?”楊一新有些好奇問道。

我當然知道。

因為我在原來那個時空看過那部大火的《我不是藥神》啊。估計好多人看過這部電影,在記住這個藥名。

當然他不能這麼說。

“我有個朋友是醫生,說過類似的事情,他說國內的白血病患者很多,好多人都得吃這藥。”

“是啊.我以前從沒聽過,自從老吳的兒子患上這病後,才知道得這病的人真不少,藥可真貴,幸虧老吳家還算比較富,放到一般家庭根本買不起。”

“有人買印度的仿製藥便宜。”俞冬青說了句。

“可聽老吳說,那玩意犯法的!”

是啊犯法的。

看到俞冬青臉上有些沉重,楊一新趕忙說道:“你瞧我,給你說這些幹啥?,走,走,一會去吃飯,我女婿和小梅都要過來看你。”

俞冬青在杭州待了三天。

品茶、聊天、逛西湖,日子過的挺自在。

正值一年一度的西湖音樂節,俞冬青捂著帽子戴著墨鏡又去浪了一圈,還好這次沒人注意到他。

楊一新講的民宿老闆的事一直在他心頭。

他知道給王東生寫什麼樣的劇本了。

這麼好的故事應該拍出來。

在原來那個時空裡,包括格列衛在內的多種抗癌藥最後都進了醫保,大大減輕患者的用藥負擔。

有人說這是電影的功勞。

肯定是高估,但這部電影能引起全民共識,或許起到推動作用,這已經是功德無量。

也希望在這個時空也如此。

俞冬青從杭州回來,休息了一天,第二天早上吃完早飯後就進了書房,開啟電腦準備寫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