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在杭州站見面,寒暄幾句,然後就坐上小車直奔楊一新的茶莊。

去楊一新的茶莊必然會路過西湖,俞冬青坐在車內看著窗外的景色,行人絡繹不絕,好多都是揹著旅行包的年輕人。

一年一度的西湖音樂節馬上舉行。

今年的西湖音樂節沒有在柳浪鶯聞舉行,而是改在南屏山腳下的太子灣公園,開往虎跑泉的剛好要經過這裡。

車輛路過公園門口的時候放慢車速,公園裡傳來歌聲,竟然是那首《西湖美景三月天》

西湖美景三月天哎

春雨如酒柳如煙哎

有緣千里來相會

無緣對面手難牽

每次春天來杭州喝新茶,總會和音樂節不期而遇。

想想還挺有緣分。

俞冬青望著窗外的景色。

現在正是農曆三月,整個西湖繁花正盛,柳色尚淺,聽著在自己唱的這首歌,別有一番滋味。

自從專注於拍電影,除了偶爾寫電影主題歌,已經好久沒關注樂壇的事。

或許,某一天。

電影拍膩了,又會拿起吉他和幾個哥們邊走邊唱吧?

開車的楊一新透過後視鏡看到俞冬青的表情笑道:“冬青,你唱的這首歌,幾乎成了西湖的一道名片,今年想不想在音樂節上再唱一嗓子?”

俞冬青笑著搖搖頭。

既然來喝茶,還是安心喝茶。

汽車拐進虎跑路,沒過多久就看到路邊隱藏在樹蔭中的茶莊,楊一新現在幫俞冬青住在附近的民宿裡,收拾完行李後就一起來到茶莊。

和三年前相比,幾乎沒什麼變化。

兩人坐在一間茶室裡,開始飲茶。楊一新泡茶手法老道,茶又是極品明前茶,喝的人心曠神怡。

“俞叔叔,你來啦。”茶室進來一少婦,正是楊一新的女兒楊梅,戴著斗笠、墨綠色的倒背衣,活脫脫一個採茶女。

俞冬青含笑回應。

“楊梅,你不照顧伱市區的茶室?”俞冬青看到她這一身打扮,有點驚訝。

“市區茶室有我老公照看呢,我今天的工作是採茶,聽到您過來,特意向您問好。”楊梅解釋道。

“呵呵,不客氣。”

“小梅,東邊山坡的茶葉採完了?”楊一新問道。

“完了,明天去南山坡。”

楊梅說著,給俞冬青泡了一杯茶,聊了幾句才離開。

等女兒離開後,楊一新才告訴俞冬青:這兩年,茶莊生意不錯,他已經把茶園經營、生產和銷售全部交給女兒去做,形成了一個龍井茶品牌,又租了上百畝茶園,形成產供銷一條龍的經營模式。

“這些全都是小梅在經營,我只留下這個寸樸村茶莊,招待一些老顧客和朋友,喝喝茶,聊聊天,處於半退休狀態。”楊一新笑道。

“楊梅挺能幹的。”俞冬青讚道。

“冬青,這可多虧你幫忙。”楊一新突然說道。

“我可沒幫什麼忙,每年還白喝你的茶。”

“你忘了,三年前那個英國歌星蘇珊找你找到我茶莊,你們在這裡喝茶聊天這件事有許多記者報道,我的茶莊也跟著火起來,小梅就趁機做大“寸樸村”這個品牌。”

俞冬青想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