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母說,“這是要培養孩子的感恩之心。”

記者回去後,就寫了篇文章,把李成飛大誇特誇,歌頌這種弘揚孝道的行為,是正能量。

一時間引起了不少關注。

都說好。

卻沒有人想過,五歲的小孩,在幼兒園裡跟同齡的小朋友無憂無慮的玩耍才是對的呀。

而李母,一個身體康健的正常人,在把孩子養到上幼兒園的年紀,不出去上班賺錢,反而在家裡裝行動不便,要五歲的兒子伺候。

就……

這次上電視並沒有給李成飛的生活帶來生活改變。

在他八歲那年,李父李母又給他生了個弟弟,恩,也就是李成俊,於是他的工作又多了一項。

家裡沒有老人幫襯著,李母的月子都是李成飛照顧的,他向學校請了一個月的假期。

事實證明,李成俊就是李母給李成飛生的。

“你是哥哥,照顧親弟弟是應該的。”

早就被洗腦徹底的李成飛把這話奉為聖旨。

但李成俊學習並不好,恩,他還有點叛逆。

雖然也接受了李母的孝的教育,可效果甚微,再加上李母培養一個李成飛已用盡全力,對待小兒子,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是老小,疼寵為主。

李成俊從小就活潑外向還特別好動,對學習完全不感興趣,他更喜歡去戶外放飛自我。

比如遊戲,比如群架。

他初中好不容易唸到畢業就再不願意繼續了。

李成飛勸過他,但沒用。

而李母,呵,直接把李成俊歸為李成飛的責任。

是哥哥,還唸了大學,有義務管沒文化沒本事的親弟弟。

當然,之後李成飛也確實做到了這一點。

他大學畢業後找到了一份還算可以的工作。

最開始出來工資並不高,只有三千多塊錢,還挺累,除去租房吃飯等生活費,幾乎沒了。

但要養家呀。

李母從生了他之後就一直沒上班,李父也在他找到工作後,也提前過上了養老的生活,只偶爾遇見了才出去做點活,賺點零花。

還有小混混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