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媽們忙問怎麼回事。

生活平靜無波,總得要些八卦來調劑一下。

胖大媽一臉莫測,“這事呀,還得從三十年前開始說起……”

其實呢,很簡單,概括起來就是老有所養吧。

但養,靠誰?

當然是子女了。生養之恩大於天,贍養老人是很理所應當的事情,這是傳承幾千年的美德。

可並非所有人都是孝順的,特別是子女在有了各自的家庭後,要顧慮很多,父母就靠後了。

恩,也有父母自己作的。

不管怎樣,不少父母的都會憂心老年生活。

李母就是這樣一個人。

她怕。

所以在生了李成飛之後,內心十分焦慮。

萬一兒子不孝順,或者對兒媳婦言聽計從,那她豈不是晚景悽涼,到時候吃什麼喝什麼。

鐵定要餓死。

是農村的,家裡又沒錢,不靠兒子靠什麼。

但兒子也不一定靠得住。

李母想了很久,每晚輾轉反側,最後終於想出個辦法來,那就是把兒子調教成大孝子。

從娃娃抓起。

如果從小就教育他要孝順父母,培養成這種觀念,恩,跟吃飯睡覺一樣,自然無比。

李母覺得可行。

事實證明,她的想法沒有錯,是成功的。

李成飛就慘了。

在他兩歲多,懵懂幼童,沒有一點記憶的時候,尚未形成的世界觀人生觀被李母帶偏了。

孝,是核心。

除了這個,別的一切都是浮雲。

要在一張白紙上畫點什麼東西,是很容易的。

兩歲的李成飛走路都還不怎麼穩當,說話也不流順,就要開始學習李母教導的規矩了。

她不知道從什麼地方聽來的孝規,很嚴苛。

比如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就是跪在她面前,恭恭敬敬的磕三個頭,然後再把孝經念一遍。

李母坐在沙發上,神色平淡,猶如一尊佛像。

之後,李成飛也沒閒著,要學做各種家務。

最開始是簡單的事,比如掃地,比如擦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