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八章 漢語好難學啊(大結局)(第1/2頁)
章節報錯
聽完閻應元的詳細講述,文華殿內眾人不由得暗自感嘆西夷的殘暴。幸好大明足夠強盛,沒有讓西夷來禍害大明。
殿內的許多人想到這裡,都不由得拿眼看向興國公。當初西夷禍亂江南的時候,就是興國公從遼東戰場匆匆趕回,力挽狂瀾。否則就算靠人數堆贏了西夷,怕江南地區的百姓也會深受其害。
在閻應元說完之後,殿內眾人一時都沒有開口,最後還是鍾進衛向崇禎皇帝奏道:“陛下,西夷在南北美洲行禽獸之舉,不把印第安人當人看。這剛好給了我大明機會。現在唐王已經在北美立足,航線又經過了艦隊的考驗,因此臣建議加快藩王封建北美的程序。”
鍾進衛這麼一說,就把所有人的思緒拉回了當前。崇禎皇帝聽得點點頭,向殿內的大明高官表態道:“朕正有此意,諸位臣工以為如何?”
“臣亦贊同。我大明藩王在北美越多,力量就越強大。唯有如此,才能在北美擴大疆域。”首輔溫體仁表態附議道。
崇禎皇帝和最有影響力的兩個臣子都一個意見,其他人自然就不會有別的意見了,紛紛表態贊同。只要運力足夠,能一次過去多少藩王,就過去多少藩王。
其中鍾進衛還說了另外一個看法道:“陛下,西班牙必然不甘心美洲被我大明染指。就算在美洲的力量不足以抗衡我大明藩王的軍隊,他們也必然會派信使回國求援。將來在美洲大地必然有幾番爭鬥,這也是臣建議加快藩王封建北美程序的原因之一。”
他這麼一說,自然就更沒人會有反對意見了。事實上也沒有出乎鍾進衛的預料,西班牙全力反撲,力量還不足,就向他國妥協,向垂涎美洲已久的葡萄牙、英國、荷蘭等國聯合起來抵禦大明藩王的就藩。最終雙方在拉丁美洲區域暫時形成了僵持,誰也不能把對方徹底趕離美洲。
在閻應元返回大明之後,朝廷全力準備來年的藩王就藩北美一事。
在報紙輿論的宣傳下,北美被宣傳成了世外桃源。那裡有足夠的土地,也有足夠的資源供大明百姓所擁有。各路藩王開出了讓人瞠目結舌的許諾,努力吸引大明百姓前去北美。
加上這一年來大明各大船廠一直在打造海船,使得第二年前往北美的藩王達到了四位之多。真得如同第一次有人誇張的那樣,艦隊前面的船隻已經到了遼東,而艦隊最後的船隻還在天津衛等待啟航。
之前研究所在鍾進衛的督促下,全力在大明各地推廣各類農作物的事情,有了一個初步的收穫。大明百姓所能獲得的食物增加了不少,彌補了小冰河時期所帶來的糧食減產。
鍾進衛又指示農業研究所把大明本土培育出來的各類農作物,再和北美印第安人進貢的各類農作物進行雜交研究,爭取培育出高產耐活的農作物。
而東南亞的糧食一直在源源不斷地流入大明,作為大明百姓種植農作物外的一個有力補充。
雖然如此,大明的糧食危機並沒有真正過去。因為隨著大明百姓生活條件的改善,衛生防疫知識的普及,大明的人口也在呈爆炸性的增長。
朝廷一面繼續以軍火換糧食,一面開始在全國範圍內興修水利,由於鋼鐵產量的暴增,使得朝廷有足夠的本錢來推廣農業用的鐵器。
大明的生產總值,隨著蒸汽機的逐漸普及,也開始呈現爆發式的增長,這一切又有力地支撐了大明人口增長所帶來的需求。
鍾進衛作為後世穿越而來的人,由他把控著大明的科技發展。使得大明科技基本上沒有走歪路,一路突飛猛進,遙遙領先世界。
他還抽出時間,對各類數理化等學科的課本進行回憶式的編寫,再召集大明不同學科所擅長的人進行討論,還參考了從歐洲帶回來的一些書籍,編寫出符合大明實際情況的幾套分層次的教材,開始推廣使用。
因此,雖然鍾進衛並不再領軍打仗,也沒有在朝擔任什麼官職。但他的名聲卻越來越響,越來越廣。
大明讀書人中,越來越多的人自認為是興國公的學生,對興國公的博學感到由衷的敬佩。就算很多不信神佛之人,在越來越多人說興國公乃是天上神仙佛下凡的傳言之後,也將信將疑起來。
崇禎八年六月,歷時兩年多的京津鐵路建成。其強大的運力,使得各省的封疆大吏紛紛上書要求在本省修建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