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對對,我也聽說了,還有那西夷最厲害的戰艦,我大明就有幾百艏了,這前後在海上連起來,能從天津衛鋪到遼東去了...”

所有人根據自己的理解,根據自己所聽來的訊息,都發表著自己的看法。有瞎猜的,也有一些真實訊息的,甚至還有一些為吸引眼球而無限誇張的。

而行進中的唐王隊伍,則大都只是默默地趕著路。他們早就知道會有這一天,現在終於到了。

有不少年紀比較大一點的人,則一邊走,一邊四處看著周圍的景物。在他們的心中,有一份傷感,不知道自己在有生之年,是否還能再回這故土。

當然也有一些年紀輕一點的人,早就盼著這一天。在大明挨餓受凍,現在終於能去一個世外桃源,還能成為開國的功臣。還有田地無數,只要自己努力,也能成為以前村子裡的那些地主,甚至比他們更為富有。

有對未來憧憬的,自然也有對未來惶恐或者忐忑不安的。這些人既想著到了那世外桃源之後,生活有變好的那一天;又擔心那其實不是世外桃源,而是窮山惡水之地。這些人時而為自己的命運慶幸,時而又為自己的前途擔憂。

不管當事者還是旁觀者怎麼想,藩王封建北美一事已啟動,就不是他們所能左右了,滾滾人流一直往天津衛而去。

唐王也在隊伍之中,就在他軍隊行列的中間。當經過京師之時,他按照事先通知,前去面聖告別。

在只有大朝會召開時才用的皇極殿內,滿朝文武、勳貴皇親都已位列兩邊。在大殿之上,坐著滿面肅容的崇禎皇帝。

當唐王出現在殿門口之時,崇禎皇帝站了起來親自迎過去。牽著唐王的手,走到階下預設的唐王位置之上。

而滿朝文武、勳貴皇親則都跪迎在兩邊,此時此刻,就算他們以前再輕視藩王,也都對這第一位自願前往萬里之遙的北美就蕃的唐王,生出敬佩之心。

影響大明國運的藩王封建北美之策,改變世界格局的大明新政,終於啟動了。崇禎皇帝和大明的這些高階官員心中都是非常激動,也很是期待。

崇禎皇帝坐回御座之上後,便和唐王一起回顧了大明開國的艱辛,太祖的英明神武,還有那些開國元勳的不世功績。

接著又和唐王展望了下美好的未來,鼓勵唐王,雖然道路可能會曲折,但前途確是一片光明的。讓唐王好好幹,大明是他的堅強後盾。

這其中的道理,唐王自然心中也明白。不過他更知道自己就蕃北美,離不開大明本土的支援,因此也就極力配合著崇禎皇帝。該淚流滿面的時候,就淚流滿面;該慷慨激昂的時候,就慷慨激昂;皇極殿內的氣氛,一直很融洽。

末了之後,崇禎皇帝引著唐王前去太廟,祭告祖宗。並祈禱祖宗保佑,讓唐王這次就蕃北美,一切都順順利利。

最後,崇禎皇帝又率領滿朝文武、勳貴皇親把唐王送出了京師,目送唐王遠去。

天津衛的港口碼頭,過了整整十五天的時間後,喧鬧之聲才漸漸少了下去。密密麻麻的海面船隻,為之一空。

藩王封建北美,正式拉開帷幕。

而此時有一快騎信使,飛馬馳入京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