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四章 緝私成果(第2/2頁)
章節報錯
鍾進衛在香山縣衙沒等多久時間,鄭芝虎和馬士加路就前後腳的時間回來了。
馬士加路是來彙報,一共能出三艏戰艦,供國公徵調。
鍾進衛也不對戰艦數量發表意見,直接讓鄭芝虎來統領安排這三艏戰艦。要求他進一步擴大海上的緝私範圍,提高緝私程度,做到廣東省範圍內的走私行為不再有。
這戰艦的數量一下增加了一倍,讓鄭芝虎更有了信心。因此他拍胸脯向興國公做了保證。
一切事情都辦妥,鍾進衛便不在香山待了。他在次日回到了廣州的市舶司衙門,監督整個緝私情況的進展和市舶司的運轉情況。
大約再過了半個月,不管是有人怨聲載道也好,或者是拍手稱快也罷。嚴打的持續讓廣東省的走私行為為之絕跡,至少在目前來說是如此。
市舶司也開始良性運轉起來,進出口的貨船,規規矩矩地排隊等候市舶司檢查,抽稅,發放憑證。
鍾進衛看到這個情況後,心中才鬆了一口氣。唯有如此,才能發揮朝廷透過不同的稅收政策來調節不同的商品進出。留住不想販賣出去的商品,加大大明需要的貨物進口,比如糧食。
這一日,他正在市舶司衙門辦公。忽然護衛通傳,說京師有急遞傳來。
他不知道出了什麼事,連忙讓人取來急遞,細細一看,才鬆了口氣。急遞中並沒有突然冒出來的壞訊息,只是一些事情的反饋。
第一件事情是京營已經換下了大部分燧發槍,已經從京杭大運河起運,發往廣東而來。
第二件事情則是已派出霹靂大隊和李定國、孫可望所部,前往雲貴聽從朱尚書的調派。針對不安份的土司,做出特殊的安排。
另外也已派出許多使者,前往雲貴川三省,向那些土司描繪修水泥路的好處。強調水泥路給土司們所帶去的財富,以實施鍾進衛的那個方法。
至於繁體字和拼音之法,也已經由內閣首輔溫體仁主持,工部尚書徐光啟、山東按察司僉事王徵以及一批民間的大儒來做這項工作。
崇禎皇帝知道鍾進衛可能不瞭解王徵,也在急遞中做了簡單介紹。
王徵的科學成就,在大明官場有南徐(光啟)北王(徵)之稱。並且在天啟六年曾和西洋人合作,用羅馬字注音了一部《西儒耳目資》,對拼音方面已有經驗。
在急遞的最後,崇禎皇帝還順帶提了善義社和徐正明的事情,他表示鍾進衛這一路前來廣東,發現了不少好東西,希望鍾進衛再多多發掘一些。
至於宗族的事情,現在還不宜去碰。只能等其他事情有了一個結果之後,慢慢地再按照鍾進衛的方法來滲透影響農村的宗族勢力。
鍾進衛看完之後,正準備給崇禎皇帝寫奏章,忽報駐湛江的錦衣衛指揮同知劉興祚派人前來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