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五章 改土歸流(第2/2頁)
章節報錯
鍾進衛向崇禎皇帝建議,全面的改土歸流,最好是在北方軍隊整編完成之後。這樣就有能力在土司萬一不服朝廷的改土歸流之策,就有足夠的強兵迅速解決掉抗拒改土歸流的土司。
而在這個改土歸流之策全面實施之前,建議先挖西南土司的根基,也就是朝廷藉口幫助土司,出錢給西南修水泥路。
只要交通便利了,就會有幾個好處。第一調兵順利,出現狀況可以迅速反應;
第二,各族少數民族走出大山的機會就會多起來,當他們見識了外面的世界之後,就會有想法。土司再想愚弄自己的部族百姓,就會變得不容易。
關於這點,一個很好的用處,就是土司想造反,就未必有那麼多百姓會跟隨。因為有見識的部族百姓,知道明軍的強大,必然不會盲從。
第三,交通便利,必然會給各少數民族帶去好處。要想富,先修路。這路修好了,必然會帶動一部分部族百姓富起來。而造反是大罪,如果不是被逼無奈,很少有百姓會跟隨造反。
這麼一來,既不會被愚弄,自己的日子又開始好過起來,又有誰會跟隨土司造反。真到了那一步,就是土司想造反,他手下的部族百姓中,說不定就會有人先一步告密。
鍾進衛寫完奏章,又看了一遍之後,便交給顧百川,讓他急送京師。
看著顧百川轉身出去安排此事,鍾進衛心中暗自祈禱,希望西南那邊不要那麼快亂起來。否則等奏章中的幾條措施安排下去,就算西南鬧起來,應該也能很快平定下來。
事實上,兵部尚書兼督貴州、雲南、廣西諸軍務的朱燮元只是偶染小恙而已,只不過謠言越傳越離譜,變成了重病而已。
因此西南並沒有馬上發生叛亂,不過鍾進衛的奏章一上,朝廷的注意力就集中到了西南。
崇禎皇帝下了決心,根據鍾進衛在奏章中的建議,來解決西南這個不知何時會爆炸的火藥桶。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現在奏章才送出而已。
鍾進衛又安排了這一事,便按照計劃,出了客棧,往珠江口邊的市舶司而去。
當然了,這次他們一行人並沒有騎馬,否則就太招人眼球,不符合微服私訪的目的。
珠江上佈滿了船隻,有漁船也有貨船,有內河小船,也有遠洋鉅艦。
碼頭上,無數的人流湧動。有來碼頭看貨的,或者在幫閒勾搭商人的,還有忙著搬運貨物上下船隻的,不一而足。
鍾進衛在這裡看到了最多的膚色,包括白人、黑人、阿拉伯人都能不時見到。
他們一行人邊走邊看,忽然看到前面一處酒樓前圍著一群人,在那指指點點。
鍾進衛原本就是閒逛,看有沒有什麼發現。因此見到那邊有人群聚集,便走過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