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令兵的話音一落,剛才還有各種聲音的碼頭一角,彷彿被人施展了定身術,沒有了一絲聲音,也沒有什麼動作,所有人都呆在了那裡。

就這麼一戰,建虜就灰飛煙滅了?

過了好一會,還是陳繼盛先回過神來,他有點不相信地確認道:“建虜主力都被殲滅了?都呆瀋陽城內沒跑?”

這好像有點不可思議,因為陳繼盛知道,這種情況的發生,除非是三路大軍一起到達瀋陽。而建虜又傻到讓三路大軍都合圍了還不跑,沒有估算戰事是否能勝,傻傻地等死。

最讓他想不明白的是,三路大軍竟然都這麼快到達了瀋陽。按路程算,這是一路狂攻,沒有停頓才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打下瀋陽城。

其實傳令兵自己如果不參與戰事,他也不會相信。也因此,這戰事的意外,戰果的巨大,讓參與了戰事的他,份外自豪。

他見自己的話說出口之後,那些人驚呆的樣子,心中很是有滿足感,當即又大聲地道:“侯爺早有佈局,大軍一到,敵人聞風而降。女真族人則全部縮回了瀋陽城,還起了內訌,因此被我軍基本全殲在瀋陽城內。”

張獻忠聽了卻還有一個疑問,他發聲問道:“那中丞怎麼還要大帥再領軍前去匯合?”

雖然張獻忠已退出軍中,可他是上過報紙的人,還是明軍將士傷殘商會的領頭人,在登萊軍中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因此,傳令兵認得張獻忠,馬上恭敬地回答道:“中丞奉侯爺之命,掃蕩遼東的城池,兵力不夠用而已。”

經過這麼幾次的一問一答,所有人都已經確認這個訊息肯定是真的了。因為像這麼重大的訊息,如果一時口誤也會馬上糾正過來,但看傳令兵卻並沒有改口,還詳細解釋問題,自然不會有誤了。

碼頭上頓時爆發出巨大的聲浪,不管是兵士還是百姓,不管是大明人,還是朝鮮人,在瞭解到這個訊息後,都瘋狂的吼叫起來,盡情地發洩心中的感情。

確實,他們是受建虜荼毒最深的人。曾幾何時,建虜囂張的程度,讓他們一度以為,自己此生絕不可能看到建虜毀滅的這天。

可是,誰也沒想到,這一天竟然這麼快,這麼意外地到來了。以後遼東又是大明的了,自己又可以平安地踏足遼東大地,回到那魂牽夢縈的故鄉。

大部分人最後都喜極而泣,並且這訊息逐漸向島內傳遞,每過一處,都出現了和碼頭上相似的情況。

很多朝鮮人隨便就賣了特產,甚至還有的連自己的貨物也不要了,跳到船裡,馬上回朝鮮去了。

他們要把這個喜訊告訴家鄉的父老鄉親,要告訴他們,那些曾經欺壓他們,給他們造成巨大苦難的建虜已經被明軍滅了,被中興侯給滅了。以後再沒有建虜會來騷擾朝鮮,再也不用擔心哪一天建虜會突然而至了!

陳繼盛控制著自己的情緒,馬上開始組建軍隊,前往遼東和盧中丞匯合。

這一次,所有的軍士都強烈要求參與。這是衣錦還鄉,這是榮歸故里!陳繼盛明白他們心中的想法,當即能滿足的儘量滿足。最後,竟然讓他湊集了一支數目遠超盧象升想象的軍隊,前往遼東大地。

再說大明京師,天才剛過了黎明前最黑暗的那一刻。整個京師還基本都在沉睡中時,八百里加急的信使已經到了城門外。

他仰著臉,對城頭上被他驚到的守城兵士喊道:“快開城門,八百里急遞,我軍大勝,遼東光復!”

雖然信使連夜趕路,已經疲憊不堪,可是他卻還是興奮地鼓足了中氣,大聲喊著。他的聲音在這寂靜時刻,遠遠地傳了出去,傳得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