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盧象升向京師回報在朝鮮的成果時,大明自己的救災工作也正在進行當中。

廣東只是靠近海南一塊地方受到颶風影響,但就算是這樣,造成的難民也是無數。這從廣東省的省會城市廣州就可以看出來。

城裡已有不少難民在乞討,或找活幹來混口吃的。城外的難民就更多了,特別是珠江口一帶,已形成了一個難民集中地。

在這塊地方,貨船佈滿碼頭,壯年勞力扛著各種貨物上下船隻。商賈豪客看貨物,談買賣,熱鬧非凡。

這碼頭邊上的客棧、飯館、酒樓就更是熱鬧。這裡也最容易僱傭難民,或者說,難民在這裡也最容易找到活路,因此,才都聚集在這裡。

當然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官府在這裡設有施粥廠,早晚各有一次。不過那粥只能墊墊肚子而已,要想吃飽那是不可能的。

幸好現在不是冬天,否則這些難民有多少人能活下來就不好說了。

正當這些難民坐著儲存體力,百無聊賴之時,遠處忽然來了一群兵卒。為首的那名文官騎著馬,氣宇昂揚。

有大概知道官員品級的難民,看到之後都吃了一驚,好像來頭不小,是個大官。

施粥廠的管事也看見了,連忙迎上去道:“小人見過孫大人。”

這位騎馬而來的官員就是新任廣州市舶提舉司的提舉孫傳庭,當然此市舶提舉司非彼市舶提舉司。

原市舶提舉司,設提舉一人﹐從五品﹐副提舉二人﹐從六品﹐屬下吏目一人﹐從九品。提舉﹐或特派﹐或由按察使和鹽課提舉司提舉兼任,市舶司隸屬於布政司。

但現在的市舶提舉司就不同了,首先市舶提舉司直接由朝廷戶部直管。提舉的品級也提到了正四品,並且成立水陸兩路緝私隊,提舉甚至有權呼叫水師參與緝私。

這提舉的職位一下變得位高而權重,極度熱門起來。

孫傳庭因為有出使日本的功勞,加上鍾進衛所說他在其家鄉也聞名,崇禎皇帝就把他調到最大、也最為繁忙的廣州市舶司來了。

孫傳庭坐在馬上並未下馬,只是面無表情地問道:“難民營中的壯年漢子在哪一塊?”

“小人帶孫大人過去。”那人並沒有絲毫不滿,仍舊笑著回答道。

說完之後,側身在前頭引路,領著孫傳庭往不遠處走去。

難民營的壯年漢子集中在一起,就是為了方便有商賈豪客來僱傭。他們看到一名大官過來,倒沒有人像看到商賈豪客一樣激動,搶著圍上去展現自己。因為他們不認為這名大官會僱傭自己,更多得只是像之前一些官員一樣過來巡視一番而已。

可誰知道這名官員卻與眾不同,首先騎在馬上,筆挺著上身,渾身散發著冷峻的氣勢,就不是以前的那些官員可比。

這名官員到了他們的面前,便駐馬停留,而不是繼續巡視。

孫傳庭面無表情地掃視了一遍眾多的壯男漢子,然後說道:“本官乃廣州市舶提舉司提舉,現在招募市舶提舉司的緝私兵丁,要求身體強壯,能吃苦耐勞,無家小,會識字的優先!”

他這話一出口,頓時猶如一個炸雷在這些難民的頭頂炸響。

首先對於廣東人來說,特別是遭受颱風的沿海廣東人來說,市舶提舉司的緝私兵丁怎麼樣,他們是瞭解的。那可是商賈豪客都要為之折腰,人人為之羨慕的肥油職位。雖是兵丁,卻與一般的兵卒完全不一樣。

沒想到這位朝廷官員竟然到他們這群人中來招收緝私兵丁,這訊息一說,如何讓他們不為之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