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章 建虜求和(第1/2頁)
章節報錯
鍾進衛看著慷慨激昂的崇禎皇帝,他心中也頗為激動。有這麼一個有志氣的君王,實在不應該亡國啊!
忽然他想起,好像偏題了。之前是在說遼東的事情,怎麼說著說著又說到水師去了。
於是,他向崇禎皇帝奏道:“陛下,臣還得去儘早準備,及時運輸物資到海州去。”
“鍾師傅,能否讓別人替你去,京師這邊有許多事情,都需要你在這裡才行。”崇禎皇帝一聽,就和鍾進衛商量道。
需要鍾進衛搭把手的內閣、錦衣衛指揮使等人都看著鍾進衛,希望他能留下來。
但鍾進衛嚴肅地搖搖頭道:“陛下,恐怕不行。奴酋皇太極此人,絕對不可小覷。之前的時候,建虜大軍雲集,卻硬是被新軍從海州走到了牛莊驛。建虜遭此大辱,必然會有針對性的準備。臣估計,這次要一路打過去才行。”
遼東戰事,唯有鍾進衛最為權威。他這麼說,文華殿內其他人也只能同意他的觀點。因此,崇禎皇帝就對鍾進衛道:“既然如此,那鍾師傅早做準備,早去早回。”
事情就這麼定了,散會後鍾進衛就去準備運送物資之事。
可在當天晚上,當鍾進衛和兒子玩了一會後,正準備睡覺之時,宮裡忽然來人,傳旨鍾進衛,緊急覲見。
大晚上的還要招進宮去議事,顯然是大事。鍾進衛擔心什麼地方又出亂子,就急急趕去紫禁城。
在路上的時候,他又碰到了早上開會的會友。大家都不知道是什麼事情,唯有進宮了才能知道。
崇禎皇帝早早就在文華殿內等候了,他的身邊就只有王承恩伺候著。
被傳詔覲見的官員基本就是內閣和六部尚書以及都察院的高階官員,他們一起在午門外碰頭,一起進了文華殿。
崇禎皇帝一見他們都來了,就從御案上拿起一份東西。在燭火的映照下,面色有點奇怪地道:“山海關孫師傅八百里加急,說建虜向大明求和。願仿蒙古例,受朝廷冊封,稱臣納貢。”
崇禎皇帝的話,猶如在平靜的湖面突然投入了一塊石頭,激起了層層波瀾。
“陛下,不會是建虜的緩兵之計吧?”
“陛下,建虜為何突然會議和,其中定有陰謀!”
“......”
文華殿內聲音嘈雜,好像忽然之間就變成了菜市場。
內閣首輔溫體仁出列,先喝止了嘈雜之音,然後向崇禎皇帝奏道:“陛下,建虜可有提具體的條件?”
崇禎皇帝把手中那份東西遞給一邊的王承恩,讓他轉給底下的臣子看。然後他先說道:“大致的要求是朝廷從海州退兵,並開放邊關互市。作為交換,割讓蓋州衛和獐子島一線以南地區給大明。”
鍾進衛聽得暗暗冷笑,皇太極還真想得美。先不說建虜原本就是大明的臣子,聚眾造反,搶奪大明土地,殺大明百姓,哪能讓他們說和就和了。還想仿照蒙古,要大明皇帝的冊封,真是想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