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將一聽,當即回頭抱拳向鍾進衛道:“末將應該的。”

說完之後,才出門而去。

原來,何可綱先率領一部分關寧軍到達海州城接替新軍。他了解了海州城中建虜倉庫裡的物資,然後一合計自己帶來的物資,便馬上派人向祖大壽通報,在和曹文詔商量之後,便捨棄了一部分物資,從而加快了搬運物資到海州城的進度。

雖然車營繼續過了海州城,往牛頭崗進發。但鍾進衛瞭解到後方情況後,便先派人通知車營返回海州城,自己則集合了新軍往回撤。

如果不是野戰炮兵部隊,就算不用埋地雷都能及時撤回海州城,畢竟不是很遠。

因此,鍾進衛很慶幸吸取了上次瀋陽破襲戰後的教訓,把研發出來的跳雷帶來了。

“霹靂”大隊的隊員根據事先的訓練,緊急埋雷後撤。

這也多虧了建虜並不清楚地雷,又著急追趕明軍,因此雖然埋得比較粗糙,但建虜還是沒有浪費地雷。

這一次的阻擊戰,如果事先不和幾個主將說明白其中的關鍵,如果這幾個主將不是久經沙場,如果這幾個主將猶豫一點,那麼新軍這時還會在阻擊陣地上。

建虜的人數實在太多,牛頭崗又不是最佳的阻擊陣地,白天的到來,新軍的疲睏,最終會使戰事的結局如何,鍾進衛還真沒把握。

不管怎麼樣,現在都已經沒事了。鍾進衛感覺疲憊至極,對身邊的護衛道:“你們也都去休息吧,大家都累了!”

然後又對跟隨曹文詔而來,並沒有離去的四小道:“護衛的任務就交給你們了,如果有什麼重大的軍情,及時叫醒我。”

“是,叔父。”四小莊重地敬了個軍禮,大聲回答道。

海州城外,將近四萬建虜團團圍著海州城,不過沒有發起攻擊。

皇太極還是有自知之明的,不說海州城原本就是軍事重鎮,光城頭的那兩個老對手,他就知道想打下海州城,不是拿人命就能填得下來的。

此時的他,已經得到派出去探馬的回報,說在牛莊驛到海州城之間有不少明軍的補給,被遺棄在路邊。

這訊息讓皇太極心中一動,他想了解海州城內的物資情況如何,但卻找不到人問。

知道具體數目的固山額真圖爾格失蹤,逃回鞍山驛計程車卒則說已放火燒了倉庫。因此,皇太極並不清楚最終海州城內明軍的物資會有多少。

但不管如何,皇太極還是決定了對策。很簡單,圍死海州城內的明軍。

另外一個訊息讓皇太極更堅定了這個策略,說是明軍的船隊還在遼河上沒有離去,這說明明軍還打著逃走的念頭。

為此他下令軍隊佈防以海州城通往牛莊驛的方向為主,將近四萬的建虜有一萬多堵在了那條路上。

在牛頭崗的車楯、投石車運到海州之後,也都被佈置到了那個方向。皇太極還不滿足,下令從遼陽搬運更多的軍械過來。

在大金本土作戰,就有這個方便,後方的軍械物資能很快就運過來。

不過,皇太極單單自己做著圍死海州城的美夢,卻沒問過城內的明軍同意不同意,鍾進衛願意不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