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報到京師的八百里急遞內容,是紅夷和海賊的聯合艦隊從吳淞口出現,一路上燒殺劫掠,往長江上游而去。

長江上原本就不多的內河戰船根本就不是那支聯合艦隊的對手,猶如螳臂當車,沒有起到一點作用。

而沿江的衛所軍隊,一對上登陸的海賊和紅夷聯軍,也是一觸即潰。

江南地區為之恐慌,紛紛逃離沿江地區,這西寇戰力之強悍,尤勝當年之倭寇。

崇禎皇帝大驚失色之下,連忙召集內閣六部商議。可商量來商量去,一直到第二天凌晨,商議了一個通宵,卻沒有得出一個有效的對策。

因為多年以來的禁海,使得大明根本就沒有像樣的水師。而自戚繼光北調之後,江南的武備又鬆懈了下來,根本就沒有一支強軍能拿得出手。

這個時候,有許多人甚至開始懷念成祖時期的大明艦隊。在那個時候,大明水師鋪天蓋地。大海之上,全是大明的水師。一直到極西地區,全部都是大明水師說了算。那會像今天這樣,被西夷打進了長江,卻找不到能抵禦的水師。

文華殿內的君臣都是雙目通紅,雖疲倦不堪,可沒人敢提出休會。

“陛下,把中興侯招回來吧!”兵部尚書楊鶴身上的壓力非常大,實在沒辦法,只好向崇禎皇帝建議道。

崇禎皇帝其實早就想過這點了,但此時中興侯去了遼東,正在和建虜打仗,遠水解不了近渴。

再說中興侯率領的新軍只是陸軍,他對長江上橫行的西夷艦隊怕也無能為力的。

因此,崇禎皇帝才把這個念頭熄滅了。現在見兵部尚書又提了出來,甚至還引來了殿內幾個臣子的附議,不由得又重新考慮了起來。

“陛下,西夷的火器犀利,兩岸的衛所軍隊莫不能敵。如果有中興侯的新軍在,西夷至少不能到岸上來荼毒百姓。這是目前沒有辦法的辦法了,請陛下三思。”楊鶴繼續建議道。

溫體仁卻有不同意見,他向崇禎皇帝奏道:“陛下,中興侯此時怕是已經發動了戰事。中興侯的新軍雖然厲害,但建虜的主力也不是泥捏的,中興侯能不能打贏戰事還未知。這江南西夷之亂,臣以為不能寄希望於中興侯。”

崇禎皇帝聽兩個臣子說得都有道理,一時又無法抉擇。而文華殿內的其他大臣也分成了兩派,各自擁護兩個觀點,辯論不休。

一直到傍晚之時,有些年紀大的文臣就堅持不住了。崇禎皇帝見這些人坐在賞賜的凳子上,腦袋直往凳子底下鑽的時候,只好採用了一個無奈的辦法。

命令長江沿岸各省份派兵增援長江兩岸,務必不得讓西夷和海賊上岸。只能寄希望於這些西夷見無法上岸之後,便自行退去。

可是,聖旨還沒有出京師,八百里急遞又到了。

西夷和海賊的聯合艦隊攻打了南京,雖然沒有打下來,卻把南京周圍的村落荼毒了個遍。南京城周圍的幾支軍隊被西夷和海賊打得潰不成軍,絲毫阻止不了西夷和海賊的上岸。

次日,八百里急遞又送到了崇禎皇帝的手裡。西夷和海賊攻佔了鎮江,封鎖了京杭大運河的南端。此次有要求傳到了崇禎皇帝手裡。

崇禎皇帝一看,氣得當場發飆。什麼時候,大明讓人這麼要挾了!朕要是答應了西夷的要求,以後還能去見祖宗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