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接著轉向一邊的鐘進衛說道:“鍾師傅,那就開始吧。”

接到旨意,鍾進衛就轉身面對殿內的眾多大臣,向他們說道:“今天的會,就是討論反攻遼東的軍事會議。因為這是從建虜造反以來,最為重要的一次戰事之一,很可能會決定今後幾年內的遼東形勢。因此,才邀請內閣、六部尚書和孫大人、遼東巡撫、登萊巡撫一起過來商議。”

原本按照鍾進衛的計劃,第一時間不會這麼快,第二也沒必要搞這麼隆重。可當他把作戰計劃向崇禎皇帝一彙報,崇禎皇帝就興奮了。

因為建虜和大明的戰事,一直是建虜攻,大明守。雖然中興侯在遼東取得了一次大勝,可那只是偷襲而已,並不是實質意義上的攻城略地。

現在按照鍾進衛的計劃,那是邁出了反攻建虜的第一步。從鍾進衛以往的戰績來說,是很有可能會成功的。

因此崇禎皇帝一興奮,便等不及了,又想讓這次戰事確保勝利,就開了這個擴大會議。

文華殿內的人差不多都和崇禎皇帝一樣,臉上露有興奮之色。誰都希望能早點反攻回遼東去,以結束這長達三朝的戰事。

他們都看著鍾進衛,靜待他說出下文。

內侍在這個時候,已經推了一個屏風到殿中間,上面掛著一副大大的遼東地圖。

鍾進衛走過去,先從內侍手中接過一根細棍,然後說道:“目前各造船廠所完工的運輸船,剛好能把五千新軍都運到遼東去。下一批船隻需要再等兩個月以後,陛下的意思是不等了。趁著天氣寒冷,建虜還不怎麼活躍的時候發起戰事。”

對於這點,殿內的人都沒有反對。能早打就早打,他們都很期待。

鍾進衛環視了下殿內眾人,把細棍一指地圖,然後說道:“此次戰事的目標,經過斟酌之後,選定了海州衛。”

殿內眾人看著海州衛所在,忍不住開始低聲討論起來。

孫承宗只是知道要對建虜發起一場大戰,具體的內容並不知道。現在聽鍾進衛這麼一說,他定睛看了下鍾進衛所指地方,確信鍾進衛沒有指錯,就大聲地說道:“海州衛向西扼守遼西走廊,向北虎視遼陽,向南則可直航海上,朝鮮走陸路來大明必經過海州衛,因此這裡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據估計建虜至少駐紮了五千精銳。”

他是大嗓門,又提高了聲音說話,因此殿內的人都聽得清清楚楚。那些不懂兵事的文臣聽了,都倒吸一口涼氣,沒想到中興侯的第一戰就定了這麼重要的一個地方。

兵部尚書楊鶴也接著孫承宗的話,發言顯示自己的存在道:“孫閣老說得沒錯,在歷史上,曹魏大司馬司馬懿就曾在此滅了公孫一族;唐太宗征伐高句麗,在打下海州之後,興奮之餘為之賦詩。”

孫承宗等楊鶴一說完,便馬上問鍾進衛道:“中興侯,就靠五千新軍,能打下海州麼,要多久能打下,萬一還沒打下海州,建虜主力前來救援怎麼辦?”

殿內的文臣一聽,不由得都點點頭。孫閣老是知兵之人,一張口就能問出這麼多問題來。

他們聽孫閣老的意思,這海州應該是很不好打。

鍾進衛聽了孫承宗連續的幾個問題,卻也不緊張,微笑著回答孫承宗道:“如果光靠新軍的話,原先有七、八成把握,但盧大人帶來的訊息,讓我調低了勝率,因此需要求助於孫大人。”

孫承宗一聽,把目光轉向他身後側的盧象升,問他道:“是何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