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極接下來能做的就只有等待了,這幾天的時間內,他感覺時間忽然過得很慢,很慢。

最後他實在沒忍住,在五千建虜的護衛下,親自去了一趟獐子島。

皇太極可以算是建虜中最聰明的人之一,換句話說,也是最細心的人之一。到了獐子島之後,看到碼頭上沒有一艏船,他便知道明軍是有預謀地退走了。

皇太極並不是無腦之人,冷靜下來之後便暗自為此計叫好。如果單從戰事上考慮的話,就是一條極好的對付大金的計策。

因為人撤走了,海島隨便大金佔領。等到春暖花開海面解凍之後,明軍便可以重新過來佔領。

就算島上有大金的駐軍,如果人少了,整個登萊明軍都來圍攻島嶼。就算大金勇士能以一敵十,可蟻多咬死象,島嶼遲早又落入明軍之手。

如果佔領島嶼的大金駐軍多了,登萊明軍就能用圍困之計。如果島上的糧食儲備不夠,有多少駐軍都是給明軍送功勳而已,島嶼最終還是會落入明軍之手。

如果佔領島嶼的大金駐軍夠多,糧食也足。明軍可以用少數戰船圍之,主力前往遼東騷擾。對於兵力原本就不是很多的大金來說,又是一條難以應付的對策。

皇太極想到這裡,狠狠地一拳打在自己的左手上。怪就怪大金崛起得太快,國力不足,沒有自己的水師。被明軍這條計策克得死死地,沒有絲毫反抗之力。

要是在一年多前的話,明軍用出這條計策,其實也沒什麼。

第一,在以前的時候,登萊明軍的戰力還沒到偷襲大金的時候,能讓大金傷筋動骨,只需要少量的軍隊防禦即可。

但現在不同,登萊明軍在盧象升的率領下,戰力大大加強。背後更有那個中興侯率領的新軍,更是恐怖。每偷襲一次大金,都會讓大金難以承受一次。

第二,在以前的時候,自己對大明朝中之事一清二楚。對於這條計策,完全可以透過漢臣去收買明國朝中大臣,由明國朝廷向邊軍施加壓力,讓他們束手束腳,動彈不得,從而破了這條計策。

但現在不同,明國不知道怎麼回事,一下把自己的耳目都幹掉了。使得自己對明國國內的情況一無所知,就是想去收買明國大臣都無從做起。

皇太極想到這裡,忽然感覺很累。就感覺是小孩和大人打架,在一開始的時候,那個大人肚子疼得站不住腳,只能任由小孩打一下,再打一下。

可現在那個大人好像肚子已經好得差不多了,任由小孩左閃右跳,卻能穩穩地躲開小孩的攻擊。並不時一拳打過來,讓小孩疼得呲牙咧嘴。

不管怎麼樣,自己是大金的大汗,就是再困難,也要領著大金走下去。

皇太極回到現實,看著島上都是大金士卒,一怒之下,就下令把島內的建築都拆了,才回岸邊的大營去。

誰知道剛到大營,就收到臨近的多爾袞派快馬前來通報。說是已發現有兩個島嶼沒有一個人影,現在正往其他島嶼掃蕩過去。

皇太極早已預料到這種情況了,連獐子島都可以沒人,更不用說那些島嶼了。

雖然濟爾哈朗那一路離得遠,現在還沒有訊息。可皇太極根本就沒指望了,他現在就看著鰲拜能帶回來好訊息,畢竟皮島乃是明軍東江總兵駐地所在。

皇太極累了一天,就睡得比較沉。但很可惜,他這次睡覺也沒有睡到自然醒。

正當黎明時分,他睡得正香時,鰲拜先行派回的信使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