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四章 勳章(第2/2頁)
章節報錯
內閣首輔溫體仁就坐在鍾進衛的一側,他也笑著對鍾進衛道:“中興侯,現在朝廷的國庫充裕,一切都會按照朝廷規制來做,絕不會有半分克扣拖欠。”
廢話,光是鍾進衛此次帶回來的金銀珠寶,就已經是個驚人的數目。要是朝廷還吝嗇的話,那就真得說不過去了。
鍾進衛在來時的路上,有過考慮,此時見商議到賞賜的事,就先衝溫體仁一笑,然後轉向崇禎皇帝道:“陛下,有關此事,臣有一提議。”
“哦,鍾師傅有什麼提議儘管說來。”崇禎皇帝馬上說道。
他是瞭解鍾進衛的,知道他此話肯定不是為自己討封賞,而是有什麼鬼點子。
“陛下,臣提議給參與此次戰事的將士頒發勳章,可以依軍功的不同分別賜於金銀銅等不同型別的勳章。”鍾進衛把他的想法說了出來。
崇禎皇帝沒聽明白,不由問道:“獎章?”
鍾進衛知道要費口舌,當即回答道:“就是一種榮譽的象徵,可以做成銅錢大小,掛在胸口...”
鍾進衛說的勳章,對於他們來說,其實也是比較熟悉的,就相當於丹書鐵券的一個變種。
開始他們聽得皺眉,因為丹書鐵券一般是頒給開國功臣、中興大臣、勳貴皇親等大人物的。
等鍾進衛說完之後,他們才理解他說得那種勳章只是一種榮譽,以表彰參與戰事的將士。認同他們,激勵他們,讓他們能在下一次戰事中更好的效命。
而這對於朝廷來說,並不需要付出多少,卻能收穫軍心,實在是一件很划算的事情。
或者說,以往的丹書鐵券是鍾進衛所說勳章中最高等級的存在。現在仍然和以前一樣,只會給開國功臣、中興大臣、勳貴皇親等大人物。而次一等的這種勳章,則可以給軍中參與重大戰事,或者立有傑出貢獻的人。
溫體仁越想越覺得這裡面的學問不少,好處也會有不少,因此他向崇禎皇帝建議道:“陛下,臣以為中興侯此法妥當,可由內閣商議出一套具體的做法,然後頒行天下。”
兵部尚書楊鶴一直沒有說話,直到此時也跟著奏道:“臣附議。”
同時他在心中想著,中興侯提議,內閣首輔同意,崇禎皇帝心動,有這麼多背書,誰要反對誰就是腦子有問題。
“好,就由溫卿去操辦此事吧,有什麼不明白的可以諮詢鍾師傅。”崇禎皇帝當即拍板答應道。
他說完之後,又笑著問鍾進衛道:“此法可是鍾師傅家鄉所用之法?”
崇禎皇帝現在有一種認識,後世所用的就是好的。
也因此,鍾進衛的一些提議,看似匪夷所思,卻也能被崇禎皇帝毫不猶豫地在潛意識中接受,再聽鍾進衛的解釋就容易聽進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