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極有點拿不準,那個打著“盧”字旗號的人到底是不是登萊巡撫盧象升本人。如果真是他本人的話,竟然敢一直留在遼陽一帶貪圖戰果,顯然是吃了雄心豹子膽了。

但是按照常理來推斷,這支部隊很明顯是一支掩護的部隊,目的怕就是為了吸引自己的注意,以便讓那支大部隊能逃走。

這麼一來的話,這支小部隊就會很危險。登萊巡撫在這支隊伍裡,好像就有點不可思議了。

皇太極想來想去還是判斷不出來,不過他也不慌,既然判斷不出來,就當盧象升在兩支明軍中都存在好了。

他想著現在已經有多鐸一部往遼陽而去,阿濟格所部追逃竄的明軍。就兵力來說,應該是足夠應付了。

而且自己還明令莽古爾泰在丹東地區佈防,按照那支逃竄的明軍所走的方向,就是丹東地區。這麼一來,就算逃過了阿濟格的追殺,那支明軍也難免會落入莽古爾泰的嘴裡。

皇太極想到這裡,便對這一路放下了心。不過他因為想到了莽古爾泰,心中又有了不滿。

自己一開始就給了莽古爾泰軍令,讓他去丹東地區佈防,為地就是掩護大金的後方,不讓登萊明軍有搗亂的機會,結果還是被登萊明軍給偷襲了盛京。這說明莽古爾泰漠視自己的軍令,拖拖拉拉,才導致登萊明軍先行過了丹東地區。

看來自己把盛京失陷的責任轉移到他頭上,並沒有冤枉他。等自己把這次的事情平息之後,一定要把不聽話的莽古爾泰搞掉才行。

皇太極想著想著,覺得自己有點想偏題了,便又想眼前的事情。

盧象升直接率領下的登萊明軍,比起之前的毛文龍來,不管是從士氣、裝備、戰力都只強不弱。也就是說,盧象升對大金後方的侵襲危害,遠高於毛文龍。

這次他是打算無論如何都要把盧象升留在遼東,否則下次自己再有行動,那廝肯定還會再來搗亂。

於是,皇太極做出了決定。反正手中的兵力夠多,他決定再派出一部分兵力前往追擊那支逃竄的明軍。

他馬上把濟爾哈朗傳了過來,把情況給他一講,然後命令他道:“明日一早,你領本部人馬加蒙古正紅、正藍倆旗前往追擊那支逃竄的明軍。記住一點,別的可以不管,一定要把盧象升給朕帶回來。死活都要!”

濟爾哈朗覺得皇太極真是非常重視盧象升,竟然又加派這麼多人馬前去追殺盧象升。對於這一點,他雖覺得皇太極有點小題大作,殺雞用了牛刀,但那盧象升是攻陷盛京的人,這隻雞還是必須要殺的。

因此他向皇太極保證道:“大汗放心,只要盧象升在那支明軍中,他就必死無疑。”

第二日天一亮,皇太極就把烏超哈真,連同火炮等笨重的東西一起留在了海州衛。

在看著濟爾哈朗帶著兩萬多人馬出發後,皇太極自己也領著剩下的大軍趕往遼陽。

但在中午時分,一人雙馬的加急信使就從大軍前方往中軍所在急馳而來。

這兩天都是陰天,天氣不是很熱。皇太極就騎馬趕路,因此他第一時間就看到了那信使。

肯定不是什麼好事,皇太極心中下了個定論。雖是這樣,他卻也還沉得住氣。或者可以說,他是麻木了,這些天就沒有一天是順心的。

果然,那信使被皇太極的親衛查驗之後,便來到他的面前,打千奏報道:“大汗,遼陽戰報,請大汗速派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