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進衛一聽崇禎皇帝誤會了,就趕緊解釋道:“不是,臣以為那幾艏海船要明年出發了,因此想著回頭新軍拉練的時候再徵用。那幾艏船的水兵都不錯,船開得又快又穩。”

崇禎皇帝一聽,當即笑了起來,原來是自己敏感了。

溫體仁也在一邊笑著給鍾進衛解釋道:“時不我待,就決定讓他們先去了。只要不往極北,問題就不大。”

鍾進衛點點頭,他對那三艏海船的人有信心,都是常年在海上的熟手,小心點應該沒問題。

不過他因此也想到一個問題,就向崇禎皇帝奏道:“陛下,之前決定了在遼東糧食收穫之前,拉新軍去搞搞破壞,加劇建虜的錢糧短缺,順便鍛鍊新軍。剛才臣想到一個問題,計劃可能要變動下。”

一說正事,崇禎皇帝馬上就正了正身子,看著鍾進衛問道:“如何變化?”

“登萊的海岸線夠長,建虜無論如何是防不過來的。只要以新軍為打擊主力,加上登萊友軍的配合,給建虜一個沉重的教訓應該沒問題。但在這之前,需要情報的支援,以決定於何時何地打擊為好。”

崇禎皇帝聽了鍾進衛的話,有點不明白鍾進衛所說的問題到底是什麼。他的眉頭習慣性地微皺,鼻翼微張,反問鍾進衛道:“鍾師傅不是已讓登萊巡撫去做這事了麼?”

鍾進衛馬上笑著回覆道:“陛下好記性!不過九臺把訊息傳到京師,新軍再出發的話,可能有些訊息就會失效。畢竟到遼東沿海有一段海路,而且新軍擴編,隊伍更龐大,行動也就會比之前更慢。”

崇禎皇帝聽了一想也有道理,他當即問道:“鍾師傅是想提前過去?”

鍾進衛點點頭回答道:“是的,提前過去,有情況也能及時反應,另外和友軍也可以磨合下,避免到了戰場上出意外。”

崇禎皇帝心中已是同意了,但他還是習慣性地問下在場的兵部尚書:“楊卿,你以為如何?”

楊鶴已在心中打定了主意,只要中興侯不是說那種很明顯的餿主意,他是不會去反對的。現在聽崇禎皇帝問他,就馬上答道:“陛下,臣以為中興侯此舉深得兵法之妙!”

鍾進衛在一邊聽了,心中反而微微有點不好意思。深得兵法之妙,敢情自己還變軍事家了!

崇禎皇帝卻在那邊點頭,因為有鍾進衛的過往戰績做背書,他對楊鶴這話是深有同感的。

他卻沒想鍾進衛在後世並沒有打過仗,來到大明後,根據自己的歷史知識,以及對這時期敵我人物的瞭解,並倚重名將,加上運氣,才贏了幾仗。

不過有一點也不能否認,鍾進衛自己也很努力地在學習。平時有學兵書,並向孫承宗等人請教,加上一些後世的經驗,現在又有了實戰經驗,軍事方面確實是有一把刷子的。

“如此,鍾師傅就先行前往登萊吧,希望鍾師傅能給朕一個驚喜!”崇禎皇帝看著鍾進衛,充滿希望地說道。

這時,溫體仁在一邊提醒道:“陛下,聯絡不便,不如授予中興侯臨機專斷之權。”

崇禎皇帝聽了一笑道:“溫卿說得是。”然後他叮囑鍾進衛道:“鍾師傅,此去能建功最好,否則以自身安危為重。就算不為大明著想,也要為你未出世的孩子著想,千萬不可冒險。”

鍾進衛一聽,心中一陣感動。此時的崇禎皇帝,讓他感覺到並不是一個高高在上的皇帝,反而更像是一位情深意重的基友,哦,錯了,是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