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的演講結束之後,鍾進衛沒有在島上多待,押著三個漢奸很快返回京師。

臨走之前,他對送行的盧象升說道:“九臺,你不用擔心,朝廷那邊有我。你和將士們先養傷,等恢復了之後,給我狠狠地打建虜。”

盧象升的胸口似堵著東西,說不出話來,只是用力抱拳向鍾進衛行禮。心中打定了主意,就算馬革裹屍,也要讓建虜先償還了血債。

盧象升在碼頭看著三艏大海船,一直到看不見才毅然轉身消失在碼頭。

再說建虜,統計結果出來之後,讓皇太極真得就差點吐血了。不說吃到嘴的鴨子飛了,關鍵還崩掉了自己的牙齒。

代善正紅旗的損失雖有點出乎意料,但也還能接受。但阿齊格鑲黃旗的損失,就很慘重了。

大部分損失都是那突如其來的火炮和火器所造成的,除了當場死了很多之外,受傷的基本也沒得活。

後面趕到的蒙古八旗也有很多傷在了火器之下,讓現在的蒙古人一聽火器響就下意識地想跑。

皇太極這次帶了這麼多人出來,最大的收穫就是把存在鎮江堡中的糧食順利接了回去。至於莽古爾泰的手下和那三千朝鮮軍,則直接從鎮江堡返回朝鮮。

雖是押著長長的糧車返回盛京,可沒有一個建虜頭目的心情是好的。

這次出來,他們的預期很大。出動了這麼多兵力,一舉殲滅登萊明軍,然後還能控制登萊,徹底解決大金的後顧之憂。

可沒想到不但傷亡超乎想象,而且之前預定的戰略目標一個都沒達成,最多隻是狠狠地打擊了一把登萊明軍。

皇太極一邊走一邊想著整場戰事的經過,默默地總結著經驗教訓。

臨近盛京之時,他下令全軍振作起來,高舉明軍的首級、軍旗等戰利品,讓所有的人都知道,他們打了大勝仗凱旋而歸了。

田間地頭上耕作的那些漢奴看到建虜再次凱旋而回,心中的一絲希望之光又被掐滅,彷彿又陷入了無盡的深淵中。

建虜終歸是不可戰勝,指望王師殺回來解救他們變為一個遙不可及的奢望。

回到盛京之後,皇太極首先召開軍事會議,第一件事情就是宣佈要組建大金的火器部隊。

代善、阿齊格、多鐸都是親眼目睹了明軍火器的厲害,以前一直輕視火器的想法都收了起來,支援了皇太極這一決定。

而齊爾哈朗、多爾袞兩人這次沒有親身經歷,但他們兩人一個是皇太極的心腹,一個刻意低調蟄伏,誰也不會反對這一決定。

那麼剩下在朝鮮的那個莽古爾泰,他的意見就被自動忽略了。

皇太極之所以要宣佈這事,並取得其他和碩貝勒的同意,是有苦衷的。

建虜一則被峽谷處的明軍打懵了,二則離得遠,自然不知道這次明軍火器的不同。

他們以為明軍這次所用的火器,肯定是嚴格監造出來的,所以才有如此巨大的殺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