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七章 宋氏鏡片(第2/2頁)
章節報錯
過了好一會後,宋應星終於不再去想那些事情了,腦子也不再隱隱作痛。
他舒了口氣,這種轉變注意力的方法還真是有效。
忽然,宋應星整個人都呆住了。眼前所看到的現象宛如再來了一次雷電霹靂,一陣陣的打在他的腦海中。
他看到屋簷上的水滴變得很慢,因為屋頂的雨水已經流得差不多的緣故,那水滴要過好一會才會形成一滴,再往下滴。這個過程,彷彿是電影的慢鏡頭,都展現在他眼前。
宋應星看到那水滴慢慢地變大、變大,最終因為太大而滴了下來。在這個過程中,水滴有變成一個球形。對他來說,他看到的是一個完美的弧形。
他本身就在想著所遇到的鏡片磨製問題,現在一看到這個情況,馬上又聯想了起來。
這要是換作一般人,肯定是聯想不起來的。就算是宋應星,如果不是因為中興侯的視察、交談,讓他處於這種狀態下,他也不會去關心屋簷上往下滴的水珠,也就不會發現這水珠的完美。
他當即興奮地從躺椅上跳了起來,然後往玻璃作坊狂奔而去。
按照宋應星的想法,工匠們馬上動了起來,開始試驗宋應星的這個貌似天方夜譚一般的想法。
他讓玻璃作坊的工匠先燒製一根細細的玻璃棒,就是後世中學化學實驗中,學生用來攪拌燒杯的那種東西。
然後直接就在火焰上燒玻璃棒的一端,讓它融化成為一滴玻璃水滴。
試驗的結果讓宋應星很是欣喜,這種透明玻璃珠的一面確實非常圓滑,非常完美。
可是玻璃珠的另外一面因為太大所以比較粗,還是沒有多大用處。但無論如何,證明這種方法是可行的。
此時天色雖已黑下來,但整個玻璃作坊內的工匠都沒有一絲想休息的樣子,全都興奮地聽從宋應星的指揮,不斷做著試驗。
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被宋應星指揮的工匠找到了一種做法,得到了完美的玻璃珠。
就是先要手持玻璃棒的兩端,把玻璃棒的中間部分在火焰上烤軟,再拉成兩半。
此時,原本中間的部份就變成細長的樣子。然後,再把這細細的一端斜著拿到火上仔細燒烤,此時融化玻璃汁就會順著這半截玻璃棒流下來,直到尖端的時候,就會凝成一滴淚滴似的玻璃珠。
這種完全由重力形成的完美凸透鏡,不經由任何打磨,表面非常平滑完美。
宋應星在誤打誤撞之下,終於發明了虎克鏡片。當然,現在肯定是不叫虎克鏡片了。因為原本世界上第一個用這種方法做出高倍透鏡的虎克,還有兩年才會來到這個世界。
根據同樣的原理,還可用燒細拉伸但並未燒斷的玻璃棒,以夾具夾住兩端燒烤其中間部份,經由巧妙的角度與時機調整來燒烤其中央使之半液化,以製造各種形狀的透鏡。
自然,想要隨心所欲造出各種凸透鏡,需要相當的經驗。但是這種虎克鏡片不需費時打磨,故而工匠可以在短時間內不斷嘗試,經驗積累的速度非常快。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在一天一夜的試驗之後,世界上第一架高倍顯微鏡終於在大明玻璃研究所誕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