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在鐵模的內表面刷上用細稻殼灰與細砂泥加水和成的塗料,待乾透後,再塗刷極細煤粉調製的第二層塗料。

然後就可以烘熱、再配合上炮芯,灌入鐵水開鑄。待鐵水凝固後,立即順節按瓣剝去每塊鐵模,露出炮身。

趁著炮身還全部火紅時,用鐵刷和鐵錘清除毛刺,除淨泥芯,將炮身不平之處,加以修整,就成了一門大炮。

中年工匠每解釋一個步驟,便把相應的模具、工具、場地指給崇禎皇帝看。

說起來簡單,做起來也不復雜。在場的每個人基本都已明白了鐵範鑄炮的流程。

崇禎皇帝聽完之後,笑著對這工匠道:“難得你有勇氣能響應中興侯的提議而說出了這個點子,這鐵範鑄炮對大明的貢獻甚大,朕就封你為槍炮伯以示表彰。”

原本鍾進衛答應讓這工匠進軍械研究所,他就已經非常激動了。結果現在崇禎皇帝金口玉言,直接給他封了個伯爵。

這工匠聽了不由傻在那裡,以為自己是在做夢。

範俊在一邊聽了,不由得有點眼紅。此時見那工匠傻在那裡,不由喝道:“還不快謝過陛下。”

那工匠這時才如夢初醒,“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說不出話,只是在連連磕頭以示自己的感激之情。

邊上的工匠們一聽,真是想拿頭撞牆。當初怎麼不是自己提出這個法子的呢。平時經常有做,卻從為想過把此法用到火炮鑄造上。

鍾進衛開始還有點擔心別人會反對如此重賞一名工匠,特意轉頭看向兩名文官。

卻見溫體仁和梁廷棟都在捋自己的長鬚,微笑地看著那名工匠。

他們並沒有對崇禎皇帝的決議有什麼異議,只是有點感嘆這名工匠的好運。

鍾進衛不知道的是,在後世的歷史中,宋應星《天工開物》的序中就有提及,大明上下,包括在職的官吏,無不想在火器上搞出個名堂,以便能一飛沖天。

如果他後世的時候有看到這點,就不會擔心了。

崇禎皇帝接著又宣佈重賞每位參與鐵範鑄炮的工匠一百兩銀子一個,讓那些工匠心裡多少好受了一點。

在封完之後,崇禎皇帝又對範俊說道:“此法列為甲等機密,不得有絲毫洩露。”

“奴婢遵旨。”範俊連忙躬身回答道。

“你們再看看,這鐵範鑄炮是否還有改進之地。朕今日先看了燧發槍,改日也要看一次這鐵範鑄出來的火炮。”崇禎皇帝再次命令道。

說完之後,崇禎皇帝吩咐擺駕演習場。可他剛轉身,想起一事,又轉身對範俊說道:“至於如何改進,你們最好多問問中興侯。這次要不是他,你們也沒這本事能搞出這些。”

槍炮伯滿臉感激地看著中興侯,又跪了下去給鍾進衛磕頭。

範俊也在一邊感激地說道:“陛下英明,這次要不是中興侯,奴婢和奴婢的手下是絕對想不到還有鐵範鑄炮的。”

鍾進衛見他們在崇禎皇帝一句話後,又是跪又是謝的,便看了崇禎皇帝一眼,發現他一臉笑意地看著自己,就有點無奈地聳了聳肩。

咱是活雷鋒,做好事從來不留名。這麼直白地說出來,多不好意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