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到底在哪裡(第1/2頁)
章節報錯
包廂內的人都抬頭朝門口看去,只見李定國興沖沖地先跑了進來,過了一會李老四才出現在門口。
“定國,問到什麼了?”鍾進衛笑著問他道。
李定國跑到鍾進衛面前才站住,臉上不見有汗。顯然這點運動對他來說,等於沒活動,他抬頭看著鍾進衛回答道:“侯爺,那人開始不肯說。後來他隨從跟他說了悄悄話後,他才告訴我說,這話劇比起其他的戲劇,是有一種真實感,但是,也就只有一點而已。”
鍾進衛一聽,想起剛才散場的時候,從大堂內的那些看客所表現出來的情景看,好像真實感確實不是非常大,至少沒有引起他們的強烈反響。那些人就真得是在看戲,戲結束了,評論一番也就沒了,和他們本身關係不是很大。
要說這些人麻木,鍾進衛倒沒有這麼去想。任何一件事情,一做得不好,首先把原因歸結為別人,這不是鍾進衛的作風。
他想到這裡,急忙問李定國道:“那他有具體說什麼麼?”
李定國的小腦袋點點頭,回答鍾進衛道:“有。他說遼東離開封遠在萬里之外,距離太遠,那邊發生的事情對於開封這花紅柳綠,吃喝玩樂的生活並沒有影響。他們也從未想到有一天自己可能會經歷這些慘劇,因此就把自己置身事外了。”
鍾進衛聽到這裡,才恍然大悟過來。人就是這麼一種動物,非事到臨頭才知事情的嚴峻。那些知道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的人都是精英,但大部分人不是。
鍾進衛對李定國呵呵一笑,伸手摸摸他的頭道:“不錯,定國辛苦了,我知道怎麼改進這個話劇了。”
目前這個話劇就缺少了一個最終想告訴觀眾的目的,比如鍾進衛讓溫、吳編這個話劇的意思,就是想讓大明其他地方的百姓都瞭解建虜的兇殘,遼東百姓的悲慘,希望他們能有力出力、有錢出錢的來幫助朝廷戰勝建虜。
現在基於這個目的,結合那個周王兒子所說,鍾進衛就想到了在話劇的末尾,對這一訴求進行展現。甚至可以展現朝廷急缺什麼,如果沒人支援的話,那麼兇殘的建虜就可能會破關而來,威脅他們的生活。這麼一來,這話劇就和觀眾有關了,也就容易引起他們的共鳴。
鍾進衛想到這裡,怕自己把這事忘記了,得趕緊回去把這事記下來吩咐下去。於是,他就對王鵬道:“走,回驛站。”
王鵬巴不得鍾進衛早點回去歇著,因此壓住了自己的好奇心,並沒有問中興侯準備如何改進這個話劇,馬上讓人叫上散出去的護衛,護著中興侯回了驛站。
到了驛站後,鍾進衛先要了文房四寶,準備開寫。但他對毛筆字實在不擅長,就問還跟在身邊的四小道:“你們誰會寫字?”
四小互相看看,都搖了搖頭。
鍾進衛這時發現自己好像多問了,他們四個都出身貧困,被張獻忠收留後,也是居無定所,參加流賊後就更不可能學習了。
鍾進衛想著等到京師後,讓四小和李老四一起在府裡學識字,這個是做任何事情的基礎,還是必須識字才行。
“你們先回去休息吧,明天一早就要出發回京師。”鍾進衛看他們的精神還是不錯,就對他們說道。
“是,侯爺。”四小學著之前王鵬的樣子,抱拳向鍾進衛一禮,然後就出了門,回自己住處休息去了。
房間內就剩下王鵬、李老四還在了,鍾進衛對他們並不避諱,自己的毛筆字如何他們是知道的。
他當即趴在桌子上開始努力寫起話劇改進之法,一邊寫一邊想著以後一定要做些炭筆帶身上才行。
第二天一早,鍾進衛啟程趕路回京。這且先不說,就說讓蒙古人和建虜都找不到的死營,現在的情況又如何了呢?
在科爾沁草原的腹地,珠日河草原所在,藍天白雲相依,地面蓋著一層綠油油地地毯,鮮嫩鮮嫩地嫩草,讓一群群的牛羊馬兒一邊吃著一邊歡快地叫喚幾聲。表面顯得很平和,只是有心人能發現,這和以前有點不一樣,牧群太密集了。
在沿著珠日河兩岸的不遠處,扎著連綿不絕地蒙古包,這裡就是科爾沁族的達爾罕王旗所在。
現任的達爾罕王,為博爾濟吉特氏,名寨桑,他的妹妹哲哲,一六一四年嫁於皇太極作為正宮,而後又把他年僅為十三歲的女兒布木布泰(也就是滿清電視劇中出鏡率極高的孝莊皇太后)也嫁給了皇太極,姑侄女同侍一夫。
如今的賽桑,雖然部族實力強勁,但他已熄了和女真爭雄的心思。為自己,也為部族找到了一個長久盟友而頗為欣喜。
在之前的時候,賽桑唯一的煩惱就只有一個,那就是大女兒海蘭珠的婚事,她非要找一個所謂的英雄才能出嫁,搞得現在都成了老姑娘了還沒找到夫家。
但最近以來,賽桑又多了一件煩惱的事,就是有關出塞報復的那支明軍的事。
現在科爾沁的牧場,正是牛羊馬放牧長膘的時候。可由於那支不知在何處的明軍,導致部族的人不敢散開放牧,都以王旗所在為中心,縮在一起放牧,以免落單而被明軍襲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