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秦地蕃薯(第1/2頁)
章節報錯
洪承疇雖然在喝著茶,因為心理作用,感到還是有點口乾舌燥。他使勁嚥了口吐沫,打定了主意,如果中興侯真是膽大包天,存在那個目的,他就打算慢慢疏遠中興侯,儘可能的遠離,減少被拖累的程度。
洪承疇想好了措辭,小心翼翼地問正在喝茶的鐘進衛道:“侯爺,您是下官的恩主,下官對侯爺自然忠心耿耿,惟侯爺馬首是瞻。”
鍾進衛正拿著茶杯喝茶,忽然聽洪承疇說得奇怪,便放下茶杯看著他。
“下官聽說,您還推薦了好些個人,也都位居高位了。嘉靖朝的海瑞海剛峰,一生所求,得一子。下官有點奇怪,不知道您如此辛勞,不為錢財的做事,所求為何?”
鍾進衛聽著洪承疇所言前言不搭後語,不像是個進士出身的人所說的話,以為他還是對自己有點敬畏,不由啞然失笑道:“我們兩人說話,不必如此拘束,好歹你也是一方封疆大吏。”
說完之後,鍾進衛看到洪承疇還在看著自己,期待自己的回答。不由心想,看來他是想要從自己這裡得到一個答案。
於是,鍾進衛收了笑容,認真地回看洪承疇道:“其實你說得不錯,任何人做任何事,都是有目的的。包括我在內,也不例外。如果我告訴你,我來這個世上的意義,就是要讓大明百姓過上好日子,中興大明,讓大明屹立在世界中心,受萬國敬仰;讓華夏文明遍及世界,你信不信?”
洪承疇聽了自然心中不信,可看鐘進衛一臉認真的樣子,卻又有點懷疑了,難道世上真有這樣一心為公的聖人?
鍾進衛說了剛才一番話,心中有些感觸,便站了起來,走到窗戶邊,透過支著架子的窗戶看向外面,然後說道:“人活著就有追求,不管是為了酒色財氣或是名利權勢,都是從自身的需求出發而有的追求。但也還有人會為了別人,為了大眾有個好日子而奉獻自己。以前我聽到這種人,不相信,但現在我相信了,因為...”
鍾進衛轉過身,看著正注視自己的洪承疇道:“我也是其中的一員。或者說吧,我也有追求,只不過是精神上的追求。”
如果有人和鍾進衛一樣,來自飽經黑暗的幾百年經歷的後世,只要有點良心,有機會能做的。鍾進衛相信,都會為自己的民族,為自己的祖國來改變這個命運。
不過洪承疇還是有點不大相信,鍾進衛所說的話,他聽在耳裡,在心中忽然冒出一句話: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口號從宋以來就有了,但他就沒看到過誰是真正在這麼做的。
其實鍾進衛所說的那些奉獻自己的人並不是古代的人,而是他在後世聽聞的那些早期的某黨人。
鍾進衛在說完之後,想起洪承疇在歷史上的節操,就嚴肅地提醒道:“你是我舉薦的人,你有才能不假,但你要是走歪了路,我不會對你手下留情的。我對你已不計較了一次,希望你能記得我今天的話,不要讓我失望。”
洪承疇聽得一愣,回想之前第一次見面時,鍾進衛也有對他說過類似的話,對他有過要求。
他自然不知道鍾進衛指得是他在歷史上投降滿清,為滿清出謀劃策做馬前卒之事,他以為是他不為民做主,還得個洪剃頭外號的事情。
鍾進衛已表明了態度,基本打消了他對於鍾進衛是不是想造反的猜想。洪承疇放下心來,當即站起來向鍾進衛一躬身,再次表態道:“下官定當牢記侯爺教誨,為百姓用心找出一條活路。”
“好。”鍾進衛點頭道,忽然他從洪承疇的話裡得到了一點提示,連忙問道:“對了,京師有下發過蕃薯給各省。你這裡有沒有?”
洪承疇聽得一愣,不過馬上想起來有這麼一個事情,只是他不大相信這東西的產量,吩咐下去後就沒再管了。
“侯爺,下官忙於剿賊一事,還未顧及這蕃薯之事。如今侯爺既然提起,不如下官陪侯爺一道去看看如何?”洪承疇連忙給自己找了個理由,解釋了一句,而後邀請鍾進衛。
鍾進衛自然是很想看看這時候的蕃薯,到底產量如何,要是產量大的話,推廣開來能救很多人的。
於是,他讓洪承疇帶路,要過去參觀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