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大哥,朕還沒說完,你且聽聽。蒙古部族編入我大金後,就分土地和包衣給他們。遼東無主之地多得是,又由漢人包衣替他們耕種,這不是好過他們自己放牧的生活?他們只會多立軍功,以期待能分得更多的土地和包衣。”皇太極笑了下,然後回答了代善的問題。

他見代善點點頭不說話了,就收回自己的手,笑著總結道:“明軍出塞之事,不但能解決我們大金戰力短缺的問題,還能解決一部分糧食問題。由此可見,朕所說此事很重要並不是虛言吧?”

殿內眾人都點點頭,包括莽古爾泰和多鐸也是點頭。皇太極已經說得夠清楚了,他們倆又不是笨蛋,自然是明白的。

皇太極卻又收了笑容,嚴肅地道:“另則明軍已在草原多日,對於我們大金來說,時機的把握非常重要。不但要及時出兵保護那些願意編入我們大金的小部族,甚至在必要的情況下,驅趕明軍為我們大金效力。”

“大汗,您是說把明軍趕往那些不肯編入我們大金的蒙古部族?”阿濟格帶著疑惑地表情問道。

這些蒙古部族都是建虜的盟友,建虜這麼對他們,在道義上是要被譴責的。只是,建虜有道義麼?

皇太極看著他,點點頭道:“為了大金的利益,有些犧牲是必須的。”

殿內的人都是建虜的核心,對於維護大金的利益,他們的立場都是高度一致的,因此,對於這冷血的結論,並沒有人覺得不對而想反對。

代善在心中過了一遍今天的會議,對於皇太極從危險中找到大金的機會,略施小計,就變危險為機會,還能一石二鳥,心中暗自佩服。

他不由得深思起來,自己和皇太極去搶權到底是不是明智的選擇,特別是去了一個阿敏,留下一個頭腦簡單盟友的情況下。

接下來的議題,自然而然地就討論到了對此事的具體操作上。

對於這個對蒙策略,第一必須要保密,要讓蒙古人知道了大金懷有吞併他們的心思,不利於駕馭他們。這就要求領軍出征蒙古的統領必須在殿內這些人裡面選一個,免得走漏了風聲。

第二,面臨複雜多變的形勢,怎麼做才能讓更多的蒙古部落歸附到大金旗下,需要審時度勢,根據當時的情況而定,這就需要一個心思縝密之人才能勝任。

第三,領軍出征的統領還必須要有足夠的威望,能懾服草原部落歸附大金,這又排除了四小貝勒來當這個統領的可能性。

七大貝勒商量的最終結果就是代善領軍出征草原,並在出征之前,先行派能言善辯的信使前往各部落遊說。

等他們商議完這事時,已過用膳時間,皇太極就宣佈下午再議剩餘事情。

殿內眾人一聽,紛紛起身離去,唯有代善走得慢,落到了最後。

代善走到殿門時,其餘人等都已出殿走遠了。

他忽然轉過身,面向還在殿內的皇太極,誠懇地道:“大汗,以後若有差遣,儘管開口便是。”

皇太極本來對代善走這麼慢而感到奇怪,沒想他留在最後是為了說這番話,當即大喜過望,他明白代善是放棄了汗位之爭,臣服於自己了。

皇太極得其效忠,自然得有所表示,他笑著對代善道:“朕擬把歸降蒙人編旗,正黃旗當有一份。”

建虜的兩個大頭目相視一笑,一切盡在不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