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人都散了之後,左應選招手讓石國柱過來,然後低聲吩咐他道:“建虜勢強,為防萬一,趁著建虜去攻打山海關的機會,多組織一些人出去收集檑木滾石。另外,城裡能配製出來的火藥,全部配製出來,然後做成各類守城火器備用。”

“是,縣尊。”石國柱領命,悄悄地去安排縣令交代下來的事宜。

左應選自己則和平日一樣,照常帶著衙役巡視城內各處地方。

再說奴酋皇太極,雖已部分鼓起了士氣,但還是有點擔心出意外,為多一條克敵途徑,連夜派出親衛前往永平。

次日一早,令濟爾哈朗和阿巴泰率七千精兵為前鋒,攻打昌黎。臨行之前,皇太極把他們叫入帳內面授機宜。

濟爾哈朗和阿巴泰率七千兵馬,於午後時分到達昌黎縣城東關侯廟前駐紮,並未立刻攻城。

他倆一邊令部下打造攻城用的雲梯,一邊等待永平來人。

將近黃昏時分,終於等來了永平之人。濟爾哈朗和阿巴泰坐在帳中,由皇太極親兵介紹了來人。

來的這兩人是永平生員陳鈞敏、王鈺。他們兩人與昌黎城內的縣丞有舊,以為此時還是縣丞代管,就領奴酋之令,前來昌黎勸降。

陳鈞敏、王鈺平時吟詩作對是拿手,騎馬打仗就未曾經歷。

從永平飛馳到昌黎,已是累得氣喘吁吁,見到昌黎城外的建虜大軍,心中又是惶恐,面色就顯得有點慘白。

濟爾哈朗和阿巴泰等了大半日,對他們姍姍來遲已是不耐煩,因此根本就不給他們休息的時間,直接讓他倆前去昌黎城下勸降。

陳鈞敏、王鈺無奈,只好遵令而行。由十來個建虜監督著,手執黃旗前往昌黎城下。

昌黎縣令左應選已在城東城牆上觀望建虜大營多時,見對方營中出來十幾個人,手執黃旗而來,有點意外。

待到離昌黎城牆較近之時,監視的建虜放緩了速度,落在了後面。

陳鈞敏、王鈺雖怕,還是慢慢地靠近,一邊靠近,一邊努力地大喊道:“不要打,我們找縣丞有話說。”

陳鈞敏手中的旗子抖著,不知道是他害怕而抖到了旗子,還是說旗子是被寒風吹得在抖。

因為只過來了幾個人,還舉著黃旗,像是有話要說。因此守城人員都沒有開打,看著縣令,等他下令。

此時,陪在左應選身邊的石國柱已看清來人,向左應選回報道:“縣尊,來人雖已剃髮易服,但屬下還是看得出來,像是與縣丞有舊的永平生員陳鈞敏和王鈺。”

一邊的萬人傑也點頭道:“學生也認得兩人,正是永平生員陳鈞敏和王鈺。”

陳鈞敏和王鈺的喊話傳到昌黎城頭後,左應選讓人不要動手,且聽他們有何話說。

他倆戰戰兢兢地走到離昌黎城頭幾十步遠的地方,聽到城頭上詢問的聲音時,馬上停住腳步,再也不敢靠近,大聲地向城頭表明身份,表示要見昌黎縣丞。

左應選直接問道:“你是大明百姓還是建虜韃子?”

陳鈞敏一看,城頭上一個七品縣令服飾的人問話,頓覺不妙,難道就這幾天功夫,昌黎縣城就不是原來的縣丞做主了?

他有點不甘心,喊道:“你們縣丞在哪,請他出來對話。”

昌黎縣丞在城中維持次序,並沒有上來城牆。而且,有縣令在,得看縣令的意思,不是城外人說啥就是啥的。

於是,石國柱喊道:“此乃新任昌黎縣令,有什麼話就直接向縣尊說就是了。”

左應選向石國柱一示意,他就補充道:“要不表明身份的,就當你們是建虜韃子,不要怪我們不客氣了。”

陳鈞敏和王鈺暗暗叫苦,卻也不得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