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孫承宗見到鍾進衛的時候,很是詫異了一回,想不明白中興伯這麼一大早跑來是想幹什麼。

他問鍾進衛道:“你那些東西都燒製出來了?”

鍾進衛剛想說明來意,沒想孫承宗先問他事,只好回答道:“還沒,不過也就這兩天的事了。等幾個新式窯封頂後就快了。”

孫承宗一邊聽他說話一邊把他讓到座位上,聽完鍾進衛的回答後,他把眼睛一瞪,大著嗓門道:“事情沒做完,就跑來大營,難道又是來看你那大舅子不成?”

隨在鍾進衛身後的東廠番役一聽孫承宗開中興伯玩笑,表面裝作無事,卻暗自好笑。

鍾進衛一聽這個老傢伙仗著資格老,年紀大,胡言亂語,很是無奈,不過也讓他感到老傢伙的親切,你要無厘頭,那我厚臉皮好了:“你不說我還真忘了,你這裡有紙筆沒有,我順便寫封情書讓大舅子帶給我未婚妻好了。”

孫承宗本來準備欣賞這後生臉紅耳赤的表情,沒想鍾進衛這麼回答一句,讓他很是無語,只好問道:“說吧,找老夫到底是何事?”

鍾進衛的臉皮還有待加厚,沒再嘻皮笑臉,他回道:“孫大人的兵書,我有些地方不懂,想當面請教下。”

沒想鍾進衛如此認真學習他的兵書,孫承宗心裡很是讚賞。他指著親衛剛端上來的茶道:“來,邊喝邊聊,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儘管提出來。”

鍾進衛並沒有去端茶喝,而是對著去端茶的孫承宗道:“孫大人,這兵書上所說的車、步、騎相配合,還配備鳥槍、佛郎機、三眼銃、火箭、火炮的,這陣勢,對付沒有火器的建虜是不是太複雜了點?”

孫承宗一聽,把手中的茶杯放了下來,看著鍾進衛問他道:“哦,太複雜了?”

“是啊,這些多配置,後勤壓力就大了啊,還不如簡單點的好。”鍾進衛說出了自己的想法,這也是他看兵書時候的一個疑問。

孫承宗點點頭,鍾進衛知道後勤這點可以看出來,他也不是一點不懂軍事之人,於是,他問鍾進衛道:“不知中興伯以為,如何簡單點為好?”

“就火槍兵和長槍兵兩種就可以了,最多加上一些騎兵保護側翼,打勝的時候也可用於追擊敵軍。”鍾進衛把後世看到的穿越書中,一種最普遍的虐虜方法說了出來,他看那些書都這麼寫,想想也是有道理的。

鍾進衛怕孫承宗聽不懂,就進一步解釋道:“長槍兵是用很長的槍,排成緊密佇列,近戰之用;遠端則靠火槍兵,分幾排,或者三段擊也可以,對了,孫大人,三段擊你懂不懂,我再解釋下好了。”

孫承宗一聽,鬍子一翹,打斷道:“三段擊從大明開國之初就有使用,你說老夫帶了這麼多年的兵,是懂還是不懂?”

“啊,開國之初就有了?”鍾進衛一聽,傻眼了,這不是西方學來的戰術麼,後世不少人都認為火槍配上三段擊戰術,所向無敵。

“洪武年間的黔寧王沐英首創三段擊,大明火器部隊一直有用此戰術,其實這種戰術,還有一名叫疊陣,主要用意都是一樣的,即保持火力持續,只要帶兵久一點的人都明白,戰場上,沒有人是傻子。”孫承宗考慮到鍾進衛是海外歸來的,對本朝歷史比較孤陋寡聞,就給他解釋了下。

鍾進衛聽得無語,自己早該想到,論智慧,古人並不會比現代人笨,戰場上生死攸關的事情,不會不加以改進的。

孫承宗見鍾進衛不說話,以為是自己說的重了點,就安慰道:“年輕人,瞭解的少也是可以理解的,你不是還沒說完簡單的戰法嗎,說給老夫聽聽,或許能指點一二。”

“其實已經說得差不多了,火槍輪流遠射,殺傷韃子,緊密長槍陣再把剩下的韃子捅個透心涼,接下來就是騎兵追著潰散的韃子砍。孫大人,您,您說這麼打是不是比兵書上說的要簡單多了?”鍾進衛被孫承宗打擊後,說得有點不自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