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餓死不如戰死(第1/2頁)
章節報錯
鍾進衛沒想到竟然會遇到流賊,想著應該是陝西的流賊進入山西的時候,剛好被自己撞見了。
很快,他帶著護衛並馬祥麟的白杆軍脫離了商隊,九百餘騎絕塵而去。
跟隨而來的商隊看到這個情況,猜到出事,紛紛開始瞎猜,進而擔憂起來。
他們雖看到大同府軍押著車輛繼續往前,但大部分人都不敢再跟,想著弄明白事情原委,一時都停在了原地。
財叔和同伴們一起站那議論紛紛,忽然看到王巖從前頭回來,連忙高聲叫道:“王巖侄兒,過來,來財叔這邊。”
王巖本就要到他們這邊來,因為他購買的也是糧食,和財叔他們的糧車在一起。
財叔看到王巖帶著笑容過來,心裡稍微放鬆了一點,等王巖走近之後問道:“中興侯怎麼帶著軍隊先走了?”
好多商人看到王巖過來,就都圍了上來。他們非常關注這個事情,圍著財叔和王巖聽訊息。
王巖看看周圍這些人殷切地目光,呵呵一笑道:“沒什麼,前面發現有毛賊,中興侯去剿賊了。”
“有多少賊人啊?”人群中有一個人問道,這是個關鍵問題。
此時,王巖彷彿成了官方的新聞發言人,回答這些人的提問:“這個不知道,當時我避嫌走開了。但中興侯既然親自去了,肯定不是很多。你們想,堂堂侯爺,會冒險麼?”
財叔聽了點點頭,這點倒也是,中興侯肯定是有把握,才會親自前去。要是敵人太多打不過,誰會去送死?
如果他們聽到賊人有五千多人,而中興侯只帶了九百來人就趕過去的話,怕是馬上就返身逃跑了。
正因為不知道,周圍的人大致都和財叔一個想法,除了一些講究意頭的人暗歎出門不利,遇到兵事之外,其他人都放下了心,繼續吆喝自己的夥計上路。
鍾進衛帶著大軍趕了不到五里路,又遇到了第二個夜不收的回報,知道流賊此時才過了一半多,但裝備很簡陋,這也是意料中事。
不能讓流賊排兵佈陣了再過去對決,鍾進衛傳令加速往黃河邊趕去。
再說六騎流賊沿官道縱馬賓士,並沒有發現他們已被胡浩等人跟上。
其實包括領頭的李鴻基,都不相信會遇到官兵。在渡河之前,他們就已打探過,離渡口最近的一處鄉鎮也有二十里路左右,而且只有一些地方鄉丁和衙役而已,並沒有軍隊。
只是他在軍中待過,認真地向當時欣賞他而提拔他為把總的王國參將學過一點兵法。知道軍隊渡河之際,須防敵人半道而擊。
他們正走間,忽然李鴻基的侄兒李過指著前方驚叫道:“看,那個坡頂有一騎。”
李鴻基抬頭看去,果然有一騎,已經發現他們,開始轉頭背向他們下坡。
雖然離得遠,看得不是很清楚,但李鴻基還是心中一緊,看見他們就跑,顯然不會是之前紫金梁派出的斥候。
也就是說,這一騎很可能是官兵,因為他看到有金屬反光,顯然是穿了盔甲之類的裝備。由此李鴻基想到,之前派出去的斥候很可能已出事,只是有點不清楚的是,為何只有一騎,難道是和斥候拼了之後倖存下來的?
李鴻基知道光猜沒用,就命令一聲,加快速度追了過去。只有抓到那騎,才能解答心中疑問。
他們原本就在向前奔跑,而那人要轉身,再加速,因此雙方的距離在過了一段時間後被拉近不少。
過了坡頂之後,李鴻基發現前面那騎果然是官兵,此時正在策馬狂逃。
他因為只是半路參軍,而且在軍隊中的時間並不長,因此並不熟悉各地邊軍的軍服特點。如果他要是知道他們追趕的這個騎兵乃是遼東邊軍的話,怕是不會追,而是翻身逃跑了。因為不可能千里之外的遼東邊軍軍只來了一個、兩個人而已。
在追了一段路後,前面是片平地,視野開闊,李鴻基發現遠處又有一騎站那不動,像是接應被他們追趕的一騎。但奇怪地是,為何又只有一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