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己巳之變終章(第2/2頁)
章節報錯
陰雨的天氣,天黑得很早,京師的百姓早早迴歸自家吃飯睡覺打呼嚕。
隨著夜色的加深,北京城內還亮著燈光的地方已經不多,其中紫禁城內的御書房卻是一處還亮著燈光的所在。
崇禎皇帝在御書房批完了大部分奏章,伸了個懶腰站了起來,活動活動稍微有點麻木的兩腿。
事情一件一件的安排下去,因為建虜入侵而云集京師的大軍終於也各自迴歸駐地,後勤壓力明顯一鬆,讓崇禎皇帝終於鬆了一口氣。
從去年十月建虜入侵以來,崇禎皇帝一直繃著的心終於得以放下。如果不算京畿之地官吏、百姓的損失,中央財政因此次戰事反而有所增加。自己手裡能調動的銀錢越來越充裕,和去年之前,確切地說,是和今年初之前相比,真是天壤之別。
崇禎皇帝一邊想著一邊漫不經心地踱步,他回想著這些剛剛經歷的事情,心裡不禁暗暗向祖宗道謝。要不是祖宗保佑,竟然讓鍾師傅神奇地從後世穿越到自己的面前,現在的情況還不知道有多糟糕。
崇禎皇帝想著鍾師傅在救駕昏迷醒來之後,一團糟的朝局才開始慢慢地好起來,才開始有序地做好一件又一件的事情。所有這些好事裡面,都有鍾師傅的身影在裡面。鍾師傅這種匪夷所思地經歷,對於自己,對於大明朝,真得是上天恩賜。
此時崇禎皇帝的信心,不說爭霸世界,這個為時還早,就只是救災賑災,消滅幾處反叛,還百姓一個安寧,他現在對這些是有強烈的信心。
但對於遼東建虜,他現在還不是很有底。沒錯,現在是對虜取得一個大勝。但崇禎皇帝也是一個有頭腦的人,在仔細聽取了整個戰事過程之後,他明白這次得勝實在是存在僥倖的。
要想徹底滅了遼東建虜,光靠目前的這些軍隊,顯然勝算不大。
崇禎皇帝想著鍾師傅提出來的軍制革新也得提早實施才行,但眼下很多事情都離不開鍾師傅,他在宣府事了後還要去一趟陝西才能回京,這還得有段時間,也因如此,都耽擱了他去年已經定下的婚姻大事。
崇禎皇帝想著想著忽然有點遺憾,鍾師傅這樣的臣子實在太少了。不過他也很快自嘲一笑,鍾師傅是這世界上的唯一,再沒有人有鍾師傅這匪夷所思地經歷。他實在是太寶貴了,自己一定要好好地珍惜,好好地用才行。
崇禎皇帝正想到這裡時,一直侍奉他的輪值太監王承恩忍不住提醒道:“陛下,您那邊沒有炭火,有點冷,小心龍體。”
崇禎皇帝一聽,看看自己所在,笑了下,就轉身走回御座去了。
王承恩跟在他身後,小心地勸道:“陛下,眼下手頭寬裕了,您看是否讓人把地龍燒起來,免得...”
崇禎皇帝剛走到御座前,聽到王承恩說話,就轉過頭說道:“大伴不要說了,朕之前有跟你提過,現在這些錢要省著花,朕可不想過回以前沒錢時的苦日子。”
“陛下,您現在一點錢都不花,那過得不也是苦日子嘛!”王承恩忍不住稍微頂了一句。
他見崇禎皇帝現在手中已有一大筆錢了,還這麼省,有點為九五至尊的皇上叫屈。
“大伴,你不懂了吧。過得日子一樣,但有錢沒錢,在朕心裡是完全不同的。”崇禎皇帝笑著給王承恩說了下,就沒再解釋,坐回御座繼續批閱剩下的奏章。
王承恩是個聰明人,崇禎皇帝這麼一說,他馬上就明白過來了,皇上指得是有錢沒錢時候的心態完全不同了。
要是鍾進衛在這裡的話,能馬上說出一句後世的俗話形容崇禎皇帝此時的心態。那就是地主家有餘糧,心裡不慌。
批完了王承恩事先分類整理好的奏章後,崇禎皇帝拿起御座邊上的一個盒子。
王承恩一見,為了避嫌就退了幾步,離遠了御座。因為崇禎皇帝交代過,盒子裡的密奏,任何人不得過目。
他很好奇裡面的東西究竟是什麼,讓他這個皇帝的親信,東廠提督都不能過目。
他只知道這東西是從紫禁城外的大明皇家銀行遞進來的,那裡沒有東廠番役,因此不存在那個神秘的廉政公署。也就是說,這盒子裡的東西,應該只是跟大明皇家銀行有關,但再具體得內容就猜不出來了。
因為盒子是崇禎皇帝處理的最後一份奏章,因此他顯得有點輕鬆,拿出裡面的奏章看了起來。
不過崇禎皇帝的臉色在看了奏章後,馬上晴轉多雲,猶如外面的天氣,雖沒發怒,卻已陰雲密佈了。
王承恩一見,內心吃驚之餘,更是小心。
過了一會,只聽崇禎皇帝命令道:“擺駕永寧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