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差不多就是這樣,這種方法叫做挑眼法。”鍾進衛回答道。

跳眼法是後世軍隊中常用的簡便測距法,原志願軍優秀狙擊手張桃芳最擅長此法。

在上甘嶺狙擊戰中,張桃芳使用的莫辛納甘步槍沒有配發瞄準鏡,測距主要依靠目測,而三個月斃敵二百一十四名的戰績,也證明了熟練使用跳眼法測距的準確度。

鍾進衛是看《亮劍》裡面柱子用過,當時覺得奇怪,一查資料後知道其中緣由,然後經常和別人賭猜距離,為此贏過好多頓飯。

“此法可有依據?”孫承宗記得鍾進衛一直沒有回答這個問題,就再問了一次。

“當然有了,我們兩眼的瞳孔間隔約為自己臂長的十分之一,因此將測得實地物體的寬度十倍之,就能得出所站立地點至目標的距離。”鍾進衛解釋了一下,然後轉身對顧百川道:“把你的刀借我用下。”

其他人一直在注意這兩位朝廷高官,看到孫承宗也學著鍾進衛之前的動作在做,就知道是鍾進衛在教孫承宗,不由得都有點好奇,很想聽下是什麼內容。

但孫承宗之前是把鍾進衛拉到一邊去問,顯然不想讓他們知道說話內容。因此,他們也不敢靠近。

顧百川一直在看著鍾進衛這邊,現在一聽說要用刀,連忙走了過去,把刀抽出,手腕一翻,刀柄向著鍾進衛,遞給了他。

鍾進衛拿到刀後,用刀尖在乾燥地泥地上划著,一邊給孫承宗解釋:“這邊和這邊是相差十倍,這裡是直角,這裡也是直角...”

孫承宗在一邊聽得不知所然,什麼這邊十倍,這裡直角,那邊就是十倍,根本就聽不懂。他看著鍾進衛在認真的講解,雖然不懂,但不用猜也知道鍾進衛說的肯定是有一套依據,不會有錯。

等鍾進衛說完之後,孫承宗搖搖頭嘆道:“真是老了,聽不懂這個。”然後發現顧百川站邊上沒有避開,就問他道:“你聽懂了麼?”

顧百川也聽得一頭霧水,搖搖頭道:“屬下也聽不懂。”

鍾進衛把刀還給顧百川,然後拍拍手說道:“這沒什麼難的,就是一點數學的幾何知識而已。”

“可是徐尚書所說的幾何?”孫承宗知道徐光啟把形學稱為幾何的事,因此一聽鍾進衛的話,就問道。

鍾進衛點點頭:“正是,還有很多數學知識都能用到這軍事上,不但只有幾何一個分支。”

顧百川在一邊聽了,心裡暗道有時間也要好好學學這數學,將來總會有用到。

孫承宗正想感概一番時,丈量距離的親衛都回來了,他急於想知道最終的答案,就帶頭走回人群。

親衛向孫承宗彙報了測量的實際長度。貢薩握的兩個部下也說了長度,由一邊的通譯翻譯給孫承宗聽,以免貢薩握故意翻譯錯。

兩邊測量的長度相差很小,這點誤差是可以理解的。眾人的目光一下集中到王尊德手中的兩張紙上。

孫承宗示意站在一邊的李逢節和王尊德,各拿一張紙當眾宣讀。

貢薩握很緊張,本來是不相信鍾進衛那結果會準的,但他看到鍾進衛又在教孫承宗,心裡就有點忐忑不安了。

答案一公佈,發現鍾進衛的答案和貢薩握部下量出來的長度相近,而貢薩握的答案則與孫承宗親衛測出來的長度相近。

也就是說,鍾進衛和貢薩握的結果都很接近,相差不多,分不出誰的結果更精確。

貢薩握沒想到這位明國年輕的高官果然能測距,而且還不需要工具就能測出來。

他很不甘心,畢竟事關他們這些人的薪水。於是,他說道:“就只會測量距離不能說明會放炮,我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