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火器的質量問題(第1/2頁)
章節報錯
盧象升拱手一禮道:“還請監軍教下官。”
他知道鍾進衛這麼說,肯定是有想法,所以就請教了。
鍾進衛擺出一副專家的派頭,向顧百川伸出了手。顧百川一見,連忙把鳥銃重新還給鍾進衛。
鍾進衛一手端平了鳥銃,一手指著鳥銃尾部說道:“現在這裡是靠火繩點燃,有諸多不便,那麼是否可以想個辦法改進呢?比如,家裡生活做飯,或者點燈時,沒有用火繩吧?用的是火鐮燧石。那麼可以不可以把火鐮燧石應用到這個地方呢?”
鍾進衛的話猶如黑暗中突然出現的一道閃電,照亮了一直暗夜行路的盧象升,他的臉上馬上露出一種驚喜之色。
閻應元比盧象升更是驚喜,如果能成功替換掉火繩的話,這鳥銃的威力會增加不少。
東廠番役和李老四這些隨從對火器的瞭解就少了點,但剛才也聽到了不少,現在見盧象升和閻應元的表情,就知道中興侯說的有道理,不由得都關注起來。
鍾進衛注意到聽眾們的神態,心裡暗自得意,繼續裝B道:“還有那引藥,是否可以事先用合適的紙張包好合適的份量,用的時候直接拿一包撕開放入,會不會更快,更方便?”
閻應元這時忍不住讚道:“好主意!”這比用定量容器來盛要方便多了。
鍾進衛很享受閻應元的讚賞,繼續說道:“不但這引藥可以這麼做,發射藥和鉛彈是否也可以用合適的紙張包裹,一起放入銃管,以便簡化步驟,加快裝填速度?”
周圍一片點頭的動作,讓鍾進衛的心裡很爽。不過他沒有忘乎所以,直接說出更先進的底火子彈之類的東西。
他見好就收,對盧象升說道:“我們再看看那佛郎機。”
這個時候,鍾進衛儼然成了火器專家。盧象升對鍾進衛的印象又有了新的變化,他趕緊把鍾進衛引到搬出來的佛郎機前。
閻應元緊隨其後,跟了過來,主動給鍾進衛解釋這火器:“佛郎機由三部分組成,炮管、炮腹、子炮。炮管上有準星和照門,開炮時先將火藥彈丸填入子炮中,然後把子炮裝入炮腹中,引燃子炮火門進行射擊。佛郎機的炮腹相當粗大,在炮尾設有轉向用的舵杆。這門佛郎機有十個子炮,就在那邊上。”
閻應元一邊介紹一邊把子炮拿了過來,給鍾進衛做示範並著重指出佛郎機的缺陷。
因為炮腹是敞口的,子炮與炮腹間有縫隙,會造成火藥氣體洩漏,射程就不遠,而且還容易傷到炮手。
明軍後期仿製的佛郎機已經經過改進,就是炮腹口微翹,子炮是鍥合進去的。縫隙比以前小了好多,效能增加了不少。
遺憾地是閻應元手中這門佛郎機,還是早期的佛郎機,屬於縫隙比較大的那種。先前訓練的時候,操作的炮手是個新手,不注意給燙到了。
佛郎機相對其他炮而言,優勢也很明顯,就是射速很快,火藥都是事先定裝,很少出現炸膛的事故。
鍾進衛一邊聽著閻應元的介紹,一邊回想後世的火炮結構,想著是否能改進佛郎機的缺陷。
還別說,真被他給想到了一種方法。鍾進衛正想再顯擺一下自己的知識時,孫承宗的親兵跑來向他稟告道:“本兵請監軍馬上去一趟中軍帳。”
鍾進衛一看是孫承宗派人來找他,知道是有急事,否則會在自己巡營回去時再找自己。
於是,他就只好放棄了這次表現的機會,回頭去找兵仗局說說,讓他們按照自己的思路改造佛郎機看看。
他告別盧象升和閻應元,帶著護衛匆匆趕往中軍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