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廉政公署(第2/2頁)
章節報錯
鍾進衛說到這裡,又補充說明好處:“這麼一來,三個監督機構各自監察一塊,彼此之間以及被監察物件的隸屬都不相干,有利防止貪腐的漫延。”
溫體仁聽得皺起了眉頭:“那東廠由誰來監督?”
鍾進衛轉向溫體仁,回答道:“成立廉政公署,由它來監督。”
“又多一個衙門?”溫體仁皺著眉頭道。
“我設想的這個廉政公署不是普通的衙門,我是這麼想的,這個廉政公署存在於東廠,但沒有辦公場地,人員名單保密,甚至東廠提督也不知道誰是廉政公署的人,只有陛下知道。這樣,能保證最高階監督的衙門保持清廉,因為誰想著幹壞事的時候,都要考慮下身邊的人是否是廉政公署的人。”
鍾進衛的說法很新穎,溫體仁一下拿不準好壞,就沉思起來。
“這廉政公署的人也是會監督都察院和錦衣衛麼?”還真被溫體仁想到了鍾進衛話裡沒提到的一點,就問道。
“不是,廉政公署的人只監督東廠。”
“那這個廉政公署是否可以部署到都察院和錦衣衛中,讓都察院和錦衣衛也不敢有貪贓違法之事,這樣不也可以?”崇禎皇帝問道。
“陛下,這種暗地裡監督的事情不是越多越好,否則人人自危。俗話說,做多錯多,辦事的官吏就可能會轉變為寧可少辦事,也不能辦錯事。這對大明來說,並不是一種好的現象。”
鍾進衛都是想著說著的,剛說完又想起一個理由,就繼續補充道:“而且,都察院和錦衣衛已有東廠監督,如果再加廉政公署進去的話,監督職權又會重複,浪費了人力物力財力。”
“那這廉政公署,朕怎麼去做?”崇禎皇帝不明白具體的做法。
“比如,陛下從東廠中選出甲乙兩人,這兩人不知道彼此已被陛下定為廉政公署的頭目。再由甲乙分別從東廠中擬出他們認為可以作為廉政公署人的名單,交由陛下最終裁決。陛下由這兩份名單中劃去一些重複的或者不中意的人名。然後由甲乙再去通知對方入選廉政公署。這些人只能單線和甲或者乙聯絡,必要時,有權直接覲見陛下。”
“鍾師傅,對於這做法,朕有幾個疑問。”
“陛下,請說。”
“這頭目是要有甲乙兩人?”崇禎皇帝問道。
“陛下,這個可以由您看情況而定,如果東廠比較清廉,少有犯法違紀之事,您可以只定兩個或者一個,如果犯法違紀之事比較多的話,您可以適當增加。但是,不能讓他們知道一共存在多少個頭目。”
“這是為了讓他們自身也感到有人在監督其做事,不得貪贓枉法是麼?”崇禎皇帝按照自己的理解,問鍾進衛道。
“是的,陛下。”
“那為何要給朕一份名單,等確認後再去告知對方成為廉政公署一員呢?”崇禎皇帝問出了第二個問題。
“如果不這樣的話,可能有個人會被甲乙兩人都看中,都去通知,這麼一來,這個人就知道了那兩個通知他的人是廉政公署的頭目,不利於保密。”鍾進衛解釋道。
“那為何又要讓他們可以直接面見於朕呢?”
“這個可以限定覲見條件,只有發現他在廉政公署的上司有不法行為,才有權覲見陛下。這也是為了讓甲乙在拉其手下做犯法之事時,要掂量掂量其是否會告發。”鍾進衛馬上解釋了崇禎皇帝的這個問題。
“哦,是這樣。”崇禎皇帝沒問題了,就在腦中過一遍剛才鍾進衛所說的這一套內容。
鍾進衛看崇禎皇帝在思考,就轉向溫體仁道:“溫大人,您有關這廉政公署的事,有什麼看法麼?”
“中興伯,你不是說廉政公署接受百姓舉報麼,如果此機構轉為暗處,則百姓如何舉報?”溫體仁還真是有問題,剛好鍾進衛來問他,就順勢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