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應選看著鍾進衛認真的樣子,想起他之前對鍾進衛的不錯印象,就據實說了:“昌黎城內逃難百姓眾多,被韃子圍城多日,糧食所剩不多,現在這些糧食都是從剩餘口糧中挪用出來的。”

“你們吃的這麼多糧食都夠半個昌黎城吊一天的命了。”那衙役也是豁出去了,在一邊大聲強調道。

左應選一聽,回頭準備斥責下這個大膽的衙役,但被鍾進衛攔住了,他接著問左應選道:“那我們吃的那些肉是哪裡來的?”

左應選看看鐘進衛和那些站在鍾進衛身後的將領,稍微猶豫了一會,然後說道:“是城中百姓和鄉紳為感大軍前來救援之情,拼湊出來的。”

左應選說完後,鍾進衛沉默了,其他人也沒有說話,前衙一下安靜了下來。

過了好一會,鍾進衛才對左應選說道:“多餘的話我也不說了,你把這次昌黎之戰的具體情況寫下來,附在報捷奏章中一起給我,我來轉達給皇上。有功人員名單都要寫明,但不得虛構誇張。”

沒等左應選回應,鍾進衛又轉身對站在身後的何可綱道:“我們明日就回京師,把軍中多餘的乾糧挪出來,另外火藥之類戰備物資也留一些出來,移交給昌黎城。”

“是,監軍。”何可綱抱拳答應一聲。

鍾進衛在何可綱答應之後,又轉回來對左應選道:“軍中的乾糧難吃了點,但你們用水煮開,還是可以將就的。我對戰爭估計不足,沒想過昌黎城內的糧食問題,這次也算是給了我一次學習的機會。”

左應選沒想到鍾進衛不但給出軍中糧食,還進行了自責,不由得愣住了。一般人都好面子,就是知道錯了也不會說出來,更何況鍾進衛是位高權重的監軍,太意外了。

鍾進衛不知道左應選心中所想,繼續說道:“建虜已經退去,我們也該回去了。如果以後還有戰事,可派人前往京師求援。”

說完之後,鍾進衛向左應選抱拳道:“後會有期。”

然後率先領頭出門而去,其他將領和親衛等人隨後跟上,剛才還擁擠的前衙一下變得空曠起來。

石國柱見左應選還愣在那裡,連忙扯了扯他的衣袖,把他從發愣的狀態中扯了回來,趕緊追了出去送行。

前衙就只剩下了幾個衙役,他們互相看看,有一個道:“我們得罪中興伯了?”

“去,什麼得罪中興伯,你有見過被得罪的人還這麼為我們考慮的麼?”另外一個衙役反駁道。

“我看縣尊以後就是中興伯的人了,誰要敢為難縣尊,就把事情告到中興伯那去,中興伯準能為縣尊做主。”還有一個衙役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第二天一早,五千關寧鐵騎開始收拾東西,鍾進衛則帶著將領們在監督糧食火藥等物資的交接,左應選也在作陪。

大約到了巳時初,所有物資都交接完了,大軍也整軍待發。

昌黎城的頭面人物都在左應選的身後,其他普通百姓則站到了昌黎城頭,擠得滿滿地,要目送這支援軍。

鍾進衛正在和左應選話別時,有幾騎飛馳而來,找到鍾進衛,乃是崇禎皇帝傳他,讓他速回京師見駕。

鍾進衛以為是之前殲滅四千韃子的勝利,讓皇上高興地要招自己回去詢問詳情,但來使搖搖頭,說不是為這事,請中興伯回京師見了皇上,便知具體的情況。

鍾進衛的心一下沉了下去,不知道京師發生什麼事情,皇上肯定是遇到了難題,要找自己商量,於是不再耽擱,連忙整軍而回。

一直到五千騎軍遠去,昌黎百姓還在觀望不散。石國柱湊近左應選道:“縣尊,這個中興伯好像很受聖寵。”

“天子親賢臣,遠小人,不好麼?”左應選反問道。

“屬下不是這個意思,只是覺得由中興伯轉達捷報,縣尊必會受到重用。”石國柱連忙解釋。

然後,他又道:“屬下先恭喜縣尊了!”

左應選聽了不再說話,一直看到沒再見騎軍的影子後,才回城開始忙碌戰後事宜。

在江蘇揚州郊外的一處大莊園,不時的有豪華馬車進入,最後都匯聚到裡面的一棟獨樓前。

獨樓四周佈滿了家丁護院,從馬車上下來的人,個個穿著價值不菲的綾羅綢緞,由幾個貼身侍婢扶著上去二樓的一處議事廳。

議事廳門口站著一個管家模樣的人,看到有人來就點頭哈腰地打招呼:“王老爺,您請裡面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