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廠番役馬上散在兩邊,護衛著鍾進衛,顧百川貼在鍾進衛的身後,然後才是其他將領和昌黎縣令等人。

才走沒幾步,忽然有幾個老人跪了下來:“恭迎王師,恭迎中興伯!”

之前的時候,城頭上已經聽到領頭的是中興伯,並傳到了城中百姓的耳中。

這幾個老人知道是中興伯領軍前來救援,絕境重生的激動,讓知道感恩的老人自覺地跪了下來。

其他人一見,紛紛跪了下來,很快就跪滿了兩長排。

“恭迎王師,恭迎中興伯”的話慢慢的匯聚成了一個宏亮的聲音。

鍾進衛一見,走不動了,跪禮對於現代人來說,是非常非常罕見的,跪天跪地跪父母,除此之外,很少有人會跪。

更何況現在全城的人都跪著,他覺得承受不起,剛想說話的時候,身後的顧百川低聲用只有他能聽到的聲音提了下“皇上”兩字。

鍾進衛馬上明白過來,當下向右上一抱拳,大聲道:“皇恩浩蕩,皇上心憂昌黎,給我許可權,才能前來救援昌黎。有皇上的恩德,也有將士的用命,還有諸位的堅持,才沒讓韃子得逞。大家...”

鍾進衛說到這裡,放下了雙手,然後大喊道:“大家都是好樣的!”

不管身後的關寧軍將領,還是昌黎的頭面人物或者昌黎的百姓,都沒想到鍾進衛會說出這麼口語化的用詞,但這裡面蘊含的誇獎卻是能感受到的。

“只要我們眾志成城,團結一心,建虜就討不到好去。終有一日,我們會打到關外去,打到建虜的家門口去,讓他們知道我們大明的厲害。”鍾進衛握緊右拳,振臂呼道。

“大明威武!”跟在鍾進衛後面的何可綱聽得熱血沸騰,首先出口喊道。

“皇上威武!”昌黎縣令和東廠番役馬上跟上喊出了聲。

“中興伯威武!”

“滅了建虜!”

“殺光蒙古韃子!”

“......”

老百姓的聲音就不一致了,各種各樣的都有,但他們有一個共同點,都很興奮。

在場的所有人都沉浸在暫時勝利的喜悅中,並期待著以後更大的勝利。

何可綱在心裡微微嘆道:大明缺少真正勝利的刺激啊!這只是一場建虜自己退去的守城解圍戰,大家就這麼激動了,其實何嘗不是一種缺少自信的表現。要是有一日,勝利不再罕見,軍民自信到對於取得的小勝利不屑的時候,該有多好啊!

現場氣氛一下融洽起來,鍾進衛讓百姓們起來,他們也就沒再堅持,然後昌黎縣令出面讓他們散去。

鍾進衛隨後向左應選提出要看看城防,他想知道昌黎城的城防到底是如何的,為什麼別的城市比昌黎大,城牆還高,但卻守不住。

左應選對於鍾進衛的要求自然不會有意見,就陪同鍾進衛開始視察昌黎城防,並一路給鍾進衛介紹。

他特別介紹了木排的作用,頗有點自豪,昌黎能扛過建虜的幾波攻城,木排的作用很大。

鍾進衛沒什麼經驗,聽左應選說著,不由得為此驚歎。

但關寧軍中的將領就不同了,有的不置可否,有的還微微搖頭。

他們的這些態度恰好被鍾進衛看到,就問原因。

曹文詔給鍾進衛解釋道:“監軍,我們漢人做的雲梯上端都會有兩個鉤子。用於鉤住城牆,是雲梯能穩定在城牆上,不容易被掀掉。因此,如若我來攻城,即使和韃子的條件一樣,只需做一些長竿子,上端綁鉤子,鉤住這些木排,讓士卒合力,直接就能拽下去。”

左應選一聽,看向身後的石國柱,兩人面面相覷,心道,幸好韃子不知道此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