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國彥被這群建虜韃子嚇壞了,以前只是聽聞建虜韃子的兇殘,好戰,現在真見到了如此彪悍的韃子,在敵人城牆下肆無忌憚,令人髮指的殘暴,側面顯示出了其戰場心理素質,這些都只有經常殺人的老兵才有,而且是經常打勝仗的老兵。自己的手下根本沒有能與之放對的能力,哪怕最精銳的家丁也不行。

朱國彥望望建虜遠去的方向,趕緊下令用石頭堵門,固守待援。

而後兩天,建虜韃子經常一群一群的過來表演,馬上雜耍,射箭等等的,展現他們的能力,然後又呼嘯而去。

最後,朱國彥下令徹底堵死城門,戰事不停,就不用想著能開門了。

十月三十日,平遼將軍趙率教,字希龍,號明善,收到烽火傳訊後,正在袁崇煥府邸請示。因為他屬於袁節制。

袁崇煥聽到報告時,認為不大可能,蒙古韃子什麼時候有膽子敢糾結上萬人來叩關了。要說有這能力的也只有建虜,可據報建虜目前在錦州一線出現,所以不可能啊。

趙率教說了:“督師,之前有聽聞聖上曾令巡撫順天右僉都御史王元雅加強防備,以防建虜從他防線破關而入,如若建虜當真從他那破關而入,聖上將令王元雅堅守遵化,並招全國軍隊勤王,與建虜在遵化一線決戰,同時派我等直掏瀋陽。您說,會不會建虜真的繞道侵襲呢?”

袁崇煥沉思了下,道:“先前也聽聞了此等傳言。然建虜卻攻擊錦州;現今又出沒於錦州城外,建虜繞道攻擊的可能性是有,但不大啊,我再思之。”

“那會不會建虜也聽聞了聖上的計策,覺得可以繞道,反而給建虜提了醒?”

“不會,我駐守寧錦一線,訊息短時斷難傳到建虜處。”袁崇煥斬釘截鐵的說道。可惜,他不知道的是,剛好有關內的漢奸把訊息傳了過去,而且,還在聯合算計著他。

就在這時,門口親衛來報京師聖旨到。

袁崇煥和趙率教一對視,難道真的是建虜?

果然,崇禎皇帝聖旨中說遵化,三屯營一線受建虜主力攻擊,危在旦夕,要求袁崇煥即刻率關寧主力前往救援,不得延誤。

接完聖旨,袁崇煥壓根就沒有懷疑傳旨宦官的真假,因為傳旨宦官的言行舉止,身份令牌一切都沒有異常,包括聖旨也是正常,只是有點疑問的是為什麼崇禎皇帝那麼快知道是建虜主力。(一般也不會有人會估算到熟悉宮事的宦官會幫建虜假傳聖旨。)

傳旨宦官幫崇禎皇帝解釋了下,據說是有關外蒙古友人路遇建虜主力奔喜峰口而去。故提前得知。而遵化,三屯營的明軍冬季作戰能力又弱,顯然不是建虜主力的對手,故要督師前往救援,確保京畿安全。

送走傳旨宦官,袁崇煥心裡衡量上了,聖上此次的聖旨和之前傳聞的有所不同。關鍵在於遵化能否守住。看來現在是擔心遵化守不住了,所以改變了方略,要求自己前往救援了。

如果遵化失守,京畿之地就在建虜馬蹄之下了,錦州一線還有建虜,就算想直搗瀋陽也得掂量下打不打的過建虜,萬一遵化一線為虛,錦州一線為實,那自己如果想直搗瀋陽,就等於把肉送到建虜嘴裡去了。不行,還是救遵化比較好,也不用擔心被言官的口水淹死。

於是,袁崇煥做出決定,對趙率教說:“明善,本督師命你親率本部騎兵四千人星夜馳援遵化、三屯營一線。能進城防守最好,堅持到本督師趕到,內外夾擊建虜。”

趙率教得令,正要離去,又被袁崇煥叫住,袁崇煥有點擔心的問趙率教道:“明善,星夜賓士,身體可否吃得消?”

趙率教一聽,不高興了:“督師,休要小瞧於我,雖我年過六十,然騎馬披甲不在話下,大丈夫行世,當以馬革裹屍為榮。”

於是,趙率教告辭而去。

要是能殲滅建虜叩關的一萬主力,那是前所未有之大勝。但建虜韃子極為厲害,要吃掉一萬建虜,非得主力盡出才行。袁崇煥想到這裡開始計算手頭的兵力,寧錦一線也還要守,不過城裡只要儲備足夠糧草,只要步兵就能守住。而關內的建虜,四處逃竄的話也是麻煩,非得用騎兵對騎兵不可。為今之計只有集結全部關寧鐵騎了。趙率教領四千騎兵支援而去,應該還有足夠的時間來集結。

想到這裡,袁崇煥開始傳令運送糧草給關寧,錦州,並集結騎兵。要求越快越好。

再說那傳旨宦官一離開之後,在無人之地馬上改頭換面,前往範永鬥在山海關的秘密駐地,稟報袁崇煥已接旨的事情。

因為此事極為重要,秘密駐地主事之人為範永鬥本人,安排這個宦官離開之後,範永鬥還不放心,派人前去探聽訊息,看是否有軍隊調動跡象。

在得到確實訊息後,範永斗大喜過望,馬上派人快馬加鞭,送訊息給皇太極。

趙率教不是說走就能走的,需要集合部隊,安排糧草等等,自然就比不上範永鬥派人送信的速度。他這一去,果然應了“馬革裹屍”的心願。

各位書友,您的每一次點選、紅票和收藏都是對新人新書的肯定與支援,也是新人創作的動力,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