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鹽政會議(1)(第1/2頁)
章節報錯
鹽政會議在文華殿舉行。
崇禎皇帝坐在上首,左側是內閣成員,溫體仁居首。右側是一直在打醬油的司禮監,這次也參與會議,曹化淳居首。六部尚書分列兩邊,最後則是鹽使司的都轉運使和轉運同知,以及鹽課提舉及同提舉。另外還有一人,就是中書舍人張同敞。
鹽政的人基本都是第一次在紫禁城參與如此高規格的朝政會議,心裡既惶恐又有點興奮。
鍾進衛站在曹化淳前面,心裡還在想著已經完稿的銀行草圖,是不是還有什麼需要補充的地方。對於這個鹽政會議,他只是旁聽,不是主角,主角是戶部尚書。
會議一開始,崇禎皇帝先發表開場白:“連年戰事,以致國庫年年虧空。天災不斷,田賦、商稅多有拖欠。但仗還在打,有的邊軍,已有數月未發餉銀;西北旱災,饑民嗷嗷待哺,甚至出現殺官造反,大明的形勢不容樂觀。”
“讓君父憂心,臣等有罪。”在內閣首輔的帶領下,所有人出言請罪。
鍾進衛沒他們那種默契,沒有跟著說話,尷尬地站著。
崇禎皇帝自動忽略了鍾進衛,看著底下的諸多大臣,想著也不知道有幾個人是心口如一,真心請罪的。
他也不計較,繼續說道:“朝廷急需用錢,國庫收入現在主要依仗鹽鐵專賣,然近年所得並不能讓朕滿意。朕與中興伯,內閣首輔和戶部尚書商議之後,才有今日之議,決意革新鹽政。”
崇禎皇帝就是不說這點,大家也是知道的,今日要不是議論鹽政,也不會把這些鹽政相關人員都召集過來了。
張同敞在一邊卻有點疑惑,怎麼鹽政之事把自己也傳來同聽,自己的職責好像不涉及鹽政。
“畢卿,你來給諸位臣工說下鹽政革新之細節。”崇禎皇帝點名戶部尚書來給其他人講解。
內閣輔臣周延儒馬上拿眼瞟向戶部尚書,心裡暗悔,怎麼就忘記戶部尚書了呢。他直管大明鹽政,鹽政有變動,肯定是繞不過他的,事先肯定會有通氣。昨天要是去問畢自嚴,說不定就先知道訊息了。
文華殿內所有人都看向已出班的畢自嚴,看他會說些什麼。
畢自嚴先向崇禎皇帝一躬身,然後環視群僚道:“新鹽政廢除當前執行之綱法,重啟糧食開中法,向京師兵災區,陝西、山西災區以及各邊軍所在輸送糧食,換取鹽引。”
畢自嚴剛說到這裡,就被周延儒打斷了。他出班責問畢自嚴:“糧食開中法已被證明行之無效,鹽政在弘治年間改為銀兩開中法,再到目前的綱法,是在前輩的基礎上加以改良而來。是何人如此荒唐,重提已被淘汰之法,這是要誤了朝廷大事。”
周延儒說到這裡,向崇禎皇帝一躬身道:“陛下,萬萬不可啊!”
崇禎皇帝看著激動不已的周延儒,皺著眉頭問道:“依卿之見該當如何?”
“仍用當下的綱法,可加大鹽稅比例,以供朝廷開銷。”周延儒馬上丟擲了自己拿到的底線,他根本沒想到新鹽政直接廢除綱法,還以為只是在綱法的基礎上修修改改呢。
“多收鹽稅可供軍費,賑災之用?”崇禎皇帝一聽並沒有更高明的主意,就直接拿關鍵問題所在問道。
“...”周延儒啞口無言,再怎麼多收鹽稅,也不可能補得上軍費和賑災的缺口。
崇禎皇帝看周延儒愣在那裡,就沒再管他,直接宣佈道:“朕意已決,用畢卿所言之鹽政新法,這點無容置疑。畢卿,你把剩餘措施一併講完,群臣再議。”
那些地方上只管鹽政的官員就在聽熱鬧,反正不管鹽政怎麼變,都變不出他們的手心。
“鹽政目前之短板,最主要在於食鹽產出不能滿足鹽引兌換之用。因此,必須加大食鹽產出,而且須得精鹽才成。”
畢自嚴此話一落,就引起殿內一片嗡嗡聲,特別是那些轉運使和提舉,紛紛交頭接耳,叫苦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