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內閣風波(第2/2頁)
章節報錯
於是,周延儒連忙道:“下官不是這個意思,首輔誤會了。”
一邊的錢象坤見自己的門生把周延儒吃的死死,就放下了心,坐回了座位上。
那幾位心懷鬼胎的輔臣見周延儒太嫩,一開始就被溫體仁壓住,牽著他的鼻子走,知道沒啥戲,就消了為他聲張的心。想著回去告誡自己的門生家人,這段時間安分守己點,不要觸了廠衛的黴頭。
“年輕人,說話要想清楚了再說,不要想當然。要沒其他事的話就回去做事吧,老夫手頭也還有許多事要處理。”溫體仁並沒有因此而責難他,一邊說著一邊重新拿起了擱在筆架上的毛筆,去硯臺上沾了沾墨水,準備處理手頭的奏章。
周延儒很不甘心,他原想借兩件公眾相關的事先聲奪人,並能引援其他閣臣相助,然後問出自己最關心的事。
按理說,趁著溫體仁現在沒有生氣,周延儒乖乖地回去做事是最好的。
但他有壓力,不得不問出第三件事。而且,他之所以今天出頭,也是為了第三件事。他有點猶豫是不是趁著現在直接問了算了。
溫體仁看他猶猶豫豫地,想走又不走,想說又不說的樣子,就皺了下眉頭。這個玉繩怎麼還沒完沒了了,老夫恨不得一刻鐘變兩刻鐘來用,那有時間陪他磨嘰。於是,他面無表情地問道:“莫非玉繩還有事?”
溫體仁這麼一問,周延儒反而不糾結了,先是向溫體仁一躬身,然後道:“首輔,不知朝廷對鹽政又有何打算,為何事先並沒有在內閣進行商議,匆忙召集全國的鹽轉運使和鹽課提舉齊聚京師?”
“這是皇上的意思,鹽政要大改。至於內容嘛,老夫看轉運使和提舉都已到齊,明日皇上就會召集內閣所有成員以及六部尚書一起議事,到時你就知道了,也不急在今日。”
“今日不能先說麼,難道是不信我們其餘輔臣?”周延儒一邊說一邊指著四周在辦公的其他閣臣。
內閣成員一聽火藥味又上來了,紛紛抬頭看了過去。
周延儒這話就說得過份了,溫體仁就是泥菩薩,也有火氣。他沉著臉喝道:“老夫說了是皇上的意思,朝廷之事,是你做主,還是皇上做主?所有政事,各有分工,事事都得讓你知道,向你請示?”
溫體仁的大帽子一戴過去,周延儒就吃不消了。就是天大的膽子也不敢明著說不是皇上做主,要向自己請示,這是誅心之言啊!
周延儒嚇得面色慘白,一時說不出話來。
鬧得太僵,大家都不好,靠的最近的輔臣何如寵連忙站起來勸解:“首輔,玉繩年紀尚輕,做事毛糙,是該批評。不過他也是一心想做事,並不是首輔說的那個意思。玉繩,首輔大人有大量,不會與你計較,還不快道歉。”
周延儒那還有半分少年得志的風采,手足無措地依言向溫體仁一躬身:“下官性子衝動,唐突了,還望首輔恕罪。”
溫體仁眼睛略微一掃內閣其他成員,發現他們都在看著自己如何發落周延儒。略微一想,自己也是剛當內閣首輔不久,還需積累人望。再說大明想搞好朝政,邁向大海,和真正的敵人一爭高下,還得有才之士相助才行。這周延儒能中會員,狀元,才智是有的,只要以後不再衝動,這次就算了。
於是,溫體仁稍微舒緩了下臉色,對周延儒說道:“看在康侯的份上,這次就算了。做好手頭的事情,才是人臣本份。”
周延儒不敢說話,再一躬身,退回自己座位去了。
閣臣們認真做著自己手頭的事情,內閣恢復了安靜。
傍晚,周延儒出宮回家,他家的貼身小廝周代金接住自己的老爺,一邊扶他上轎,一邊小聲地問道:“老爺,家裡正等得急了,可有訊息了?”
周延儒陰沉著臉,看了他一眼,然後甩了一句:“回去再說。”說完就鑽進轎子裡,放下簾子,不再理會周代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