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國營企業(第2/2頁)
章節報錯
鍾進衛回答道:“那個國家的廉政程度成為全世界幾千個國家中廉政排名最前列的國家之一。”
“只是赦免之前貪腐,就能有如此之成效?”崇禎皇帝有點不相信。
“當然不是,最大的原因還是和那個廉政公署有關,赦免之前的貪腐只是一個反腐基礎而已。”鍾進衛解釋道。
“快給朕說說這個廉政公署有何魔力,竟然有如此成效。”崇禎皇帝一聽鍾進衛的話,很是好奇廉政公署是如何辦事的。
“根據臣的印象,這個廉政公署專門針對官吏,接受百姓實名舉報。接到舉報,就會進行查證。他們只對國王負責,其他官吏干涉不到他們的查證,而且,必須配合廉政公署的調查。另外,這個廉政公署還會對官員不定期的進行反腐宣傳,畢竟,反腐的目的是沒有腐敗,而不是抓出腐敗。”
崇禎皇帝怎麼覺得這個廉政公署的做事方式好像很熟悉,調查官吏,接受舉報,並向皇帝負責。忽然,他想了起來,問鍾進衛道:“這廉政公署,豈不是朕的東廠和錦衣衛麼?”
鍾進衛笑笑,說道:“陛下,臣也覺得這廉政公署和廠衛幹得是差不多的活,這也是臣之前建議陛下要把廠衛用起來的原因。不過廉政公署和廠衛之間,還是有區別的。”
“有何區別,鍾師傅是指那腐敗宣傳麼?”崇禎皇帝問道。
“是的,這是一個不同。還有,廠衛重點是在於謀逆吧。當然,貪汙也是其調查範圍。但臣印象中一般被廠衛調查的都是朝廷高官吧,而廉政公署是把所有的官吏都囊括了進去,並且會保護實名舉證的百姓,嚴厲打擊那些想打擊報復的官吏。當然,這個的基礎就是那個國家的百姓基本都有舉人的學識,舉報就有理有據。官吏做何事犯法,都能正確評估。”
崇禎皇帝想著這反腐還和全民教育聯絡起來了,不過說起來,還真的是有關係的。你要是隻知道埋頭種田的農民,怕是沒有這等舉報的勇氣。
崇禎皇帝想起太祖皇帝剝人皮都無法嚇阻貪官汙吏的產生,這廉政公署就有此效果,看來得學學。
於是,他對鍾進衛道:“朕看,讓廠衛學這廉政公署還是可以的。只是時機要恰當,就等一條龍計劃開始實行之後吧。”
崇禎皇帝想想,鍾進衛的一條龍計劃,一下會改變許多朝廷現有格局,增加好多衙門,可能會遇到許多事情。
不過遇到的事情再多也不怕,就怕不知道怎麼變。現在道路有了,就要走下去。崇禎皇帝想道。
忽然,崇禎皇帝又想起一點,有點擔憂地對鍾進衛說道:“鍾師傅,鹽政上面基本不會有多少稅銀可以收取。其利潤全部都用於開中法來換取糧食。那就剩下水泥的利潤和過路的稅收,要承擔救災,軍費,官吏薪水,國民教育和道路維修這麼多用錢的地方,夠用麼?”
鍾進衛一聽,覺得崇禎皇帝的擔心有道理,水泥的產量不可能一下就有好多,道路建設也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所得利潤無法滿足這麼多需求的。
但馬上,鍾進衛就有了主意,向崇禎皇帝建議道:“陛下,這個不用擔心。後續應該還有很多來錢的地方,比如說玻璃,鋼鐵等。只要那個新式爐實驗成功了,就可能造出來。到時候,成立國營企業,所賺的利潤全部用來做剛才說的那些事情,應該是可以的,就算不夠,還可以開拓其他產品,按照這個思路來做。”
崇禎皇帝聽著什麼國營企業這關鍵的新鮮名詞,一直忍著,等鍾進衛把話全部說完了就連忙問道:“鍾師傅,何為國營企業?”
“類似鹽鐵專賣,由朝廷組織一個商社,專門進行玻璃,鋼鐵製品的買賣。”鍾進衛解釋道。
國營企業出現在歷史上,肯定是有它的一席之地的。鍾進衛早就想到了大明現在的情況,最好就是用上國營企業這套。
至於國營企業的弊端,等先把眼前的困局渡過去之後,再慢慢進行改革吧。
崇禎皇帝聽鍾進衛解釋了國營企業後,覺得確實是條路,但還是有點擔心,問鍾進衛道:“這豈不是朝廷與民爭利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