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水後實驗它的粘合性,就和糯米汁一樣,黏合沙石程度。”

匠人們想著石灰和粘土都是有粘性,混在一起燒,應該差不多也是有粘性,這活好像是不難。

鍾進衛看他們理解的差不多了,就問這個帶頭的工匠道:“老伯叫什麼名字?”

“草民吳勝大。”

“吳叔就帶頭來搞這個吧,如何?”鍾進衛詢問道。

“草民不敢當,大人叫草民吳大好了。”吳勝大有點惶恐。

“沒什麼敢當不敢當的,你的年紀擺著的。我問你,能不能帶這個頭?”

吳勝大不敢再和鍾進衛在稱呼上爭執,把事情點頭答應下來,本來他就是這些工匠的頭。要不,他也不會首先開口來跟鍾進衛交涉。

吳勝大就帶工匠們開始幹活,去搬原料的搬原料,整理窯爐的整理窯爐。鍾進衛就坐在一邊棚子裡看進度,不知道今天能不能搞定。

安貴義回身吩咐廠衛的兩個頭,帶人把這一片圍了。

鍾進衛剛坐下沒一會,那個吳勝大就過來彙報情況了:“大人,石灰和粘土是有,但沒火炭了。”

陶瓷廠都沒火炭,鍾進衛有點不相信。

原來這座陶瓷廠停工已久,火炭本就有剋扣,停工之後,更是不會撥火炭過來。工匠們飢餓挨凍,就把剩下的火炭給分了取暖。

鍾進衛搞明白之後,讓安貴義去協調火炭的事情。安貴義領命剛想走,鍾進衛又把他叫住,讓他順便去把匠人們的衣著吃飯問題也解決下。

鍾進衛算是看到了,古代匠人們不但吃不飽穿不暖,還得擔驚受怕。這可不行,以後大明的發展離不開他們,是科技發展的重要源泉,要改變這個狀況才行。

其實鍾進衛也是不知道,技藝高超的匠人,在明末的時候,地位已經比較高了,經常是士大夫的座上客,一起談天說地,而絲毫沒有被人看不起。還有一些處在關鍵位置的工匠,和官吏一起,合夥吞沒材料公款,肥得很。

工匠們就在倒焰爐前邊的這塊空地上,整理起搬過來的石灰和粘土。

鍾進衛坐著也無聊,就跑過去看,還可以就近指揮。

第一步,先讓他們把石灰和粘土分別碾碎。好傢伙,天寒地凍的,石灰和粘土都凍得硬邦邦的。先是費力氣砸開,然後用磨盤磨成粉。這次還只是實驗性質的,量不多,都花了差不多一個時辰。

接下來第二步,鍾進衛讓他們把石灰和粘土分別按1:1,1:5,1:10,10:1,5:1的比例調配混合。

鍾進衛用得是折半查詢法,這個比例會比較快的定位出最佳比例是什麼,他比較幸運,這次的材料剛好夠用。

然後就不需要鍾進衛操心了,工匠們會幹接下來的活。

就在鍾進衛他們搞原料的時候,工部主事和其他沒在的吏員趕來想拜見鍾進衛。鍾進衛煩他們,讓安貴義去和他們周旋,自己懶得見他們。

還沒來及煅燒,天色就黑了,鍾進衛就和工匠們一起吃飯,學本朝紅色電影裡的樣,這樣比較親民。

結果,工匠們在一邊吃得眉開眼笑,鍾進衛卻吃得呲牙咧嘴。

工匠們覺得今天的飯足,又比以前多配了幾個菜,真是有口福。

鍾進衛卻覺得,不但這個飯糙難吃,連幾個菜都是苦的。最後鍾進衛實在吃不下去了,本來以為大學裡的飯食已經夠難吃了,沒想陶瓷廠的大鍋飯比大學裡的飯食難吃百倍。鍾進衛讓人把做飯的找來,自己吃吃看。

誰會想到這個中興伯發什麼神經,跟工匠們一起吃飯。廚師和主管的吏員連連告罪,一定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