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官員俸祿(第2/2頁)
章節報錯
“哦,不用你們以前的那種教學。簡單的來就是了。只要求能教會他們識字,寫字就可以了。想考狀元的,單獨來跟我申請。”
底下的這群人聽公子這麼一說,都呵呵的笑了起來,考狀元,祖墳上沒有這青煙。
“公子,那該如何教呢?”於海寧還是比較困惑。
鍾進衛沒有回答他的問題,看看底下,發現自己之前收的那個李老四在那邊笑得很賤,就直接叫道:“李老四,出來。”
多虧了那些行刑的親衛看在監軍的份上,下手比較輕,李老四的屁股已經好的差不多了。
他見鍾進衛叫他,嚇了一跳,難道是自己笑的太迷人,把公子的火力吸引過來了。
鍾進衛看到越過眾人,走到自己面前的李老四道:“你去買一些大木板,嗯,跟門板一樣的,不要求多厚,薄薄的一層就可以,一面要光滑,然後用墨汁均勻塗黑。再找一些小木板,就這麼大,也一樣處理,明白麼?”
鍾進衛一邊說,一邊比劃著,把黑板的做法說給李老四聽。
沒想李老四哭喪著臉道:“公子,我不會木匠活。”
“你不會就找人做啊,這件事情你負責,再找幾個人幫你扛木板。”鍾進衛直接把力氣活攤給了他。
然後他又對於海寧說了粉筆的製法,解說完了之後道:“等你們把這些東西搞齊之後,我來示範怎麼教,很簡單的,於叔你省時省力,他們學的也容易。”
於海寧表示有點不理解,鍾進衛就沒管他,等示範了之後自然就明白了。他轉身對底下的一群人道:“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不管男女老少,都認真的學,誰要學得快,我就提拔他出來做事。想不想上進的,你們自己看著辦吧。”然後鍾進衛就解散了眾人。
李老四點了幾個人去忙木板的事情,大年三十的,找木板也不容易。
鍾進衛把於海寧留住,詢問他給多少紅包比較好。於海寧一聽,認真的對鍾進衛說道:“公子,紅包能省則省吧,這幾天花錢如流水。照這麼下去,公子的銀兩怕會不夠花。”
“哦,花了多少?”鍾進衛問道。
“眼下本是京師物價飛漲時期,府裡各項事物購買的比較多,花費都比平時貴了幾倍。公子仁厚,又多僱有家小的隨從,現在府裡一下多了這麼多人口,吃穿用度大了幾倍。公子給的銀兩已經所剩無幾了。老漢那的賬冊,公子可以隨時過去核實。”
真是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的貴啊,自己盡心盡力在幫崇禎皇帝解決財政危機,反倒忽略了家裡的經濟情況。
不過好像不對啊,崇禎皇帝之前說官員的俸祿,只要不攀比,不奢華,就夠用的。我也算儉樸的吧,這俸祿的危機就出來了。看來崇禎皇帝說的不對。鍾進衛心裡想到。
其實鍾進衛是要娶媳婦,光給阿奇家的銀兩就去掉了一年俸祿的一半。
“看來光靠俸祿是不夠養家的。”鍾進衛自言自語道。
“公子才知道啊,咱們大明的官員,如果真要靠俸祿過活的話,除非只有幾口人,那倒是活得滋潤。”於海寧一聽鍾進衛的感概,就介紹起自己瞭解到的情況,“但這種情況,也只是在本朝立國之初。”
“為什麼?”
“因為物價啊,東西是越來越貴。”於海寧說到這裡,下意識的左右看看,卻又把鍾進衛身後東廠的幾個人歸為一家人而不在警惕範圍。
然後跟鍾進衛八卦道:“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朝廷以前支付官員俸祿的時候,用那個大明寶鈔,這東西都一錢不值,發和沒發一個樣。”
鍾進衛聽於海寧這麼一八卦,就明白了。大明立國之初,朱元璋定的官員俸祿應該是夠大明官員生活的。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物價開始上漲,大明寶鈔開始貶值,官員家庭人口的增多,才導致了所謂的大明朝的官員俸祿太低而不能過活的情況產生。
鍾進衛想想,眼下崇禎朝,物價更高,官員的實際俸祿更低,家庭人口會更多,經濟壓力會更大,看來把他們的俸祿提高到一定的水平才行,只有這樣,後續的很多改革才會少很多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