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進衛很詫異的在一邊看著,問顧百川道:“怎麼了?”

顧百川可能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緣故吧。知道有人會對鍾進衛不利後,更是小心。他回答鍾進衛道:“公子,此人腳步輕盈,必會功夫。”

之前的時候,於長儉都餓得沒力氣,自然和普通人沒什麼兩樣。現在吃的飽了,就被顧百川發現了異常。

不等鍾進衛再問,顧百川沉著臉問被圍在中間的於長儉道:“你是什麼人,接近中興伯有什麼目的?”

於長儉有點驚訝,又有點惶恐,連忙道:“我沒什麼目的啊,就是我爹感激公子的救命之恩,所以甘願為公子的家僕。”

“你的功夫是誰人教你的?”

“是一個過路的老道教的,那時候老漢家家境還殷實,救濟了那個老道。那老道無以為報,就教了我兒一些功夫防身之用。”於海寧也慌忙替兒子解釋道。

“老道何名?”

“我們也不知道,只是老道老道的叫而已。”於海寧苦著臉答道。

顧百川不信,還待再問之時,鍾進衛想起於海寧在難民營拿到那十兩紋銀之後說的那番話,就笑著對顧百川說道:“不用問了,我相信他的話。”

於海寧感激地看著鍾進衛,顧百川見鍾進衛發話了,不甘心得道:“你家原本住在何地,報過來核實,這是為了中興伯的安全著想。”

於海寧連忙道:“老漢正要向公子稟告,老漢是三河人氏,原本為城中一家南北貨店鋪的掌櫃。因為走南闖北見識比較多點,知道這次建虜來勢不善,就攜家帶口逃來京師避難。原本還有一些盤纏,能在京師支撐幾個月,誰知路上遇到土匪,被劫了一文不剩,要不是老漢攔著,怕老漢這兒子也已不在了。”

好好的一家子,轉眼就淪為待死的難民。想起這些,於海寧的話語帶了點悲涼。

其實於海寧說路上遇到的土匪,不是真的土匪,而是潰散的勤王軍兵丁。

顧百川又細問清楚了於海寧家原先的住址,準備讓番役回頭核實。

鍾進衛知道顧百川這麼認真是為了自己的安全著想,如果是遇刺之前,他還會覺得顧百川有點小題大作而不滿,但此時,他卻很讚賞顧百川的做事風格。

於海寧在那邊又說了:“剛才聽聞公子遇刺,老漢正想讓犬子隨侍公子左右,一則報公子救命之恩,二則犬子略懂功夫,遇到危險,也可抵擋一二。”

既然已經收他們做了一家人,鍾進衛也懂得要施恩,於是,他對於海寧道:“也好,我正想招幾個帶刀隨從,他既然懂功夫,就讓他跟隨於我吧。”

當初鍾進衛在難民營收於海寧一家的時候,顧百川也是在場的。再經過這麼一份問話,結合所有的資訊來看,於海寧一家是基本不會有問題。要地址再核實下也是為了萬一而已。

顧百川示意圍著的番子散了開來,然後說道:“你的功夫還是要掂量下的,以前做過護衛沒有?”

於長儉這時才有了說話的份,連忙回道:“沒做過護衛,只是自己在家練的。”

顧百川聽了,就安排一個番役下場掂量下於海寧的功夫。

這些番役能被王承恩調來護衛崇禎皇帝的大紅人,身手自然不會差的。下場一試於長儉的身手,果然不錯,如果實戰經驗豐富的話,下場的番役還不是對手。

顧百川在一邊看得也點點頭,對鍾進衛道:“公子,小的看他可以當公子的護衛,只是當護衛的經驗和實戰的經驗還比較欠缺。小的意思是讓他先去我們東廠受訓幾個月最好。”

鍾進衛當然沒有意見了,護衛自己的人去國家安全域性培訓,這是求之不得的事情。

鍾進衛對於海寧的印象相當不錯,聽了於海寧的經歷後,他心裡有了主意,道:“於叔,我想你來當家裡的管家,幫我看著家可以麼?”

於海寧一聽,連道不敢。伯爵府的管家,而且還是這麼有權勢的伯爵府管家,一般人都是仰視的存在。

伯爵府裡沒啥人,就於海寧的年紀最大,心地又好,走南闖北有經驗,不讓他來當還能誰來當。當下,鍾進衛就強行指定他來當管家。於海寧見公子的意思堅決,也就不再推辭,高興的應下了差事。

這麼一來,剛才還有點劍拔弩張的氣氛又變得喜氣洋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