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胡正言(第2/2頁)
章節報錯
崇禎皇帝聽了,臉色微微有點發燒。不過,對於鍾進衛,崇禎皇帝也沒什麼保留的,道:“朕知道,眼下的京營,花架子比較多,真要去打仗的話,怕比勤王軍也好不了多少。”
其實,不是好多少的問題,而是爛多少的問題,吃空餉,喝兵血的事情,更是嚴重。
“陛下,這次汰兵可謂很險。”然後鍾進衛跟崇禎皇帝分析了祖大壽這支部隊為什麼配合,以及在汰兵行動中的作用。
崇禎皇帝聽了,點點頭,道:“朕之前答應了孫師傅,對祖大壽既往不咎的,這次汰兵中的表現,又讓朕很滿意。鍾師傅可以使人告訴他,就算他與建虜作戰被抓了,朕也信他是忠心的了。”
鍾進衛的腦袋一下宕機,歷史上祖大壽在大淩河戰敗假降後迴歸大明,崇禎皇帝反而升他的官,難道原因是在這裡?可歷史上自己沒穿越啊。
想不清楚,還是不想了。鍾進衛放下腦中的漿糊,對崇禎皇帝道:“陛下,臣經過此次汰兵,覺得大明軍制改革的必要性,認識更深刻。現在真的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
崇禎皇帝點點頭,這一點,其實在之前的會議上,大家都已經有共識的,只是因為建虜尚在京畿之地,還沒敢籌備這事。
“陛下,軍制要改革的一個前提,最好是陛下手中有一支強軍,威懾其他部隊不敢有異動才行。”
是啊,朕的手裡沒有一支強軍,否則也不會讓化外之夷都欺負到家門口來了。崇禎皇帝想道。
其實在歷史上,再過些年的崇禎皇帝,會對此更有深刻的印象。那個時候帶兵的總兵之類,囂張跋扈,簡直就是軍閥了,而朝廷對他們卻無可奈何。甚至時任總理剿匪事務的盧象升都要出言相求祖大壽的一個家奴,只因他手裡有關寧鐵騎這支強軍。
“陛下,臣建議對京營也來一次汰兵,然後選拔難民中強壯之士充入,加以訓練。可以一舉兩得。”鍾進衛向崇禎皇帝提建議。
邊角的一個內侍聽鍾進衛這麼一說,飛快的抬頭朝鐘進衛看了一眼,馬上又低了下去,沒有任何人發現他的動作,當然也就不知道他為什麼會有如此舉動。
崇禎皇帝聽了鍾進衛的建議,並沒有馬上回復,而是在御椅上沉思了起來。過了好一會,才抬頭對鍾進衛說:“朕知道鍾師傅的用心,是有一舉兩得之收效,但眼下不合適,朕沒有孫師傅汰兵時候的關寧軍,你明白麼?”
聽崇禎皇帝說孫承宗汰兵時候的關寧軍,鍾進衛那還有不明白的道理。
鍾進衛也知道崇禎皇帝擔心的有道理,自己欠考慮了。
京營是拱衛京師的,要是汰他們的話,不比勤王軍。勤王軍的那些將領,眼下被汰兵了,回去照樣能吃空餉,喝兵血,這也是他們最終沒有鬧的一個原因。
而京營,要是被汰了的話,就沒機會吃空餉了。這橫刀奪財的事,怕是會有激烈反抗。在眼下這個關口,萬一要是鬧起來,誰都承當不了這個責任,說不得還便宜了建虜,可不能冒這個風險。
於是鍾進衛點點頭,心裡暗道還是崇禎皇帝考慮問題老到。
“不過這一步棋子,朕遲早是要走的,到時候,還得鍾師傅多幫幫朕。”崇禎皇帝道。
“陛下,臣責無旁貸。”鍾進衛馬上保證。
說完這個事情,好像就沒事了,鍾進衛就想告辭。忽然,想起了自己的私事。於是,又對崇禎皇帝道:“陛下,臣還有一私事。”
私事,這倒很少聽鍾進衛提,崇禎皇帝很感興趣,於是問道:“鍾師傅,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