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汰兵安置(第2/2頁)
章節報錯
盧象升見讓他發表意見,本來他就是想到了這個問題才過來的,自然就有點想法的,當下也不客套,直接回道:“卑職以為,這些人,當發下路費糧草,讓其迴歸原地。只是,卑職不知道如何處置的是,那些被各路將領沿路抓來的百姓如何處理,有多地已被建虜荼毒,怕是無家可歸了。”
這時代,各路軍中的弊端,只要稍微有點地位的,都有所瞭解。因此,盧象升位居知府高位,知道各軍抓百姓冒充兵丁來領軍餉的事,也就不稀奇了。
鍾進衛不是很瞭解軍中兵丁裡,幾類人的比例,就問道:“無家可歸的百姓會有多少?”
孫承宗掌握大局,這點,倒是他了解的最多,所以,也沒等盧象升來回答鍾進衛的問題,他直接開口道:“這些軍將臨時勤王,事起倉促,原駐地附近的百姓怕是不會有很多,多半是到了京師附近後,看明白了形勢,才抓的百姓來冒領軍餉。京畿之地,已慘遭建虜肆虐,因此,這些百姓估計多半都是無家可歸了。人數應該不會少於八萬。”
鍾進衛倒吸一口冷氣,這麼多!雖然這些百姓基本上身體比較強壯,但也不能放著不管,這天寒地凍的,任其自生自滅的話,多半是活不成了,或者會淪落為賊寇。這都不是鍾進衛願意見到的,也不是朝廷願意看到的。
孫承宗也很為難,人數太多了。盧象升剛才也說過,他也不知道如何處置這部分人。
中軍帳內一下安靜了下來。
不過,馬上鍾進衛就有了辦法,他先發言道:“有了,把這些汰下來的百姓和京師王恭廠中的難民一樣對待好了。”
京師裡面的難民差不多有四,五萬,這邊比京師裡面的難民要多將近一倍,壓力將會很大。
盧象升並不清楚京師難民的情況,但孫承宗是知道的,當初鍾進衛在文華殿提難民營的事情並提供解決方法的時候,他都是在場的。
不過孫承宗有點擔心,問鍾進衛道:“京師城裡的難民,解決的怎麼樣了,你那個法子有用麼?”
“我也不知道具體怎麼樣了,但已經開始實施了,從今天上午的結果來看,還真出乎意料。”
鍾進衛說到這裡,把今天瞭解到的情況都跟孫承宗和盧象升說了說。
孫承宗和盧象升聽了之後,不禁也相對無語,朝廷之難處,還要風塵女子率先響應解決。京師那些受聖人教誨的人,那些達官貴人,是不是該羞愧死啊。
孫承宗沉默了會,道:“老夫馬上寫一奏章,把汰弱留強之策的實施情況,以及中興伯所言,安置汰下來無家可歸的百姓措施,一起稟告皇上,讓皇上定奪。”
鍾進衛心道,崇禎皇帝多半是會同意自己的建議。
古代人對於身之髮膚,授之父母,看得非常重。所以滿清的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也嚇不住漢民。但崇禎皇帝臨死之時,卻說自己的身體,任賊分裂,無傷百姓一人,可以看出,他是把百姓看得很重的。
孫承宗讓親兵拿來文房四寶,很快就揮毫寫完。然後,他抬頭對鍾進衛道:“中興伯,此份奏章,主要為彙報軍中汰兵之策的實施,你既為監軍,就一併前來署名吧。”
署名沒問題,但自己的毛筆字...。鍾進衛想到這裡,有點不好意思的說道:“這個,我的毛筆字寫的不好,能不能不簽名了?”
盧象升一愣,這位監軍還很有特色的麼。
孫承宗倚老賣老,把眼一瞪,道:“簽名而已,不要婆婆媽媽的。”
鍾進衛素來尊重老人,更何況是孫承宗呢。也不在意他的恐嚇,反而看成是一種長輩對晚輩的親情表現。
於是,就乖乖地走過去簽名。
以前在小學的時候學過毛筆字,但本來就學的差,這麼多年沒有用毛筆,自然籤的就不會好看了。
孫承宗看著鍾進衛那歪歪扭扭的三個大字,肆無忌憚的哈哈大笑起來。
鍾進衛被他笑的,臉跟了個猴子屁股似的,紅到了耳根。他心裡暗想:回去一定要讓阿奇多教教自己毛筆字,對,還有文學典故,免得老是大白話。不拽點文言文,還得讓人笑話。
盧象升並不清楚鍾進衛的來歷,看著這一老一少的融洽,他心裡不禁有點納悶:看這樣子,難不成監軍和本兵有血緣關係?
人生的每個有意義的第一次都是值得紀念的,感謝第一張真正月票的投票人臥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