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還能怎麼安置,把我們圈在了這裡,早晚兩次稀的不能再稀的粥,火炭也就這麼一點,如此而已。這裡的人要熬到開春,那時候,城裡的活就會多起來,大家去打點工,說不定就能賺到點錢,這樣才能過活,可現在離開春還早,不知道還會死多少人呢!”

鍾進衛聽了不由一怔,就這樣捱到開春?這裡還能剩下多少人啊!

不行,自己得做點什麼!至少要讓朝廷多做點事情才行。能多救點就多救點,否則於心何安!

想到這裡,鍾進衛馬上站了起來,對著顧百川道:“找人把他們一家帶去我府上安置下。我們先回去和安貴義碰頭。”

老人聽鍾進衛這麼一說,就和一家子人一起站了起來。不過,他並沒有馬上就走,而是向他兒子要過了鍾進衛給的那錠銀子。在手裡掂了掂量,然後對著他周圍的那些難民道:“老朽一家子,承蒙公子收留,今衣食無憂,不再掙扎在生死一線。公子之仁心,老朽當換為衣食,代公子發給大家,請各位在此等候,一日之內,定當來此。”

說完,向四周一稽,才帶上家人,跟隨鍾進衛離去。

鍾進衛並沒有走遠,老人的一番話都聽在耳朵裡,不由得內心百感交集,古人赤誠之心,讓大部分後人汗顏啊!

這一家人跟著鍾進衛他們,在其他難民羨慕、恭敬的眼神中遠去。

到達難民營地門口,五城兵馬指揮司兵丁守衛之處,那邊的兵丁早已稟告給了他的頭目,此時那頭目恭敬的迎了上來,是啊,東廠的人,敢不恭敬。

鍾進衛問他道:“為何食物,煤炭如此之少?”

頭目也看出鍾進衛是這行人的頭,不敢怠慢,回答道:“公子,小的們也不知道,上頭就發下來這麼多東西,定時定量,這個時候,沒人敢昧著良心剋扣的。”

鍾進衛早有心理準備,知道也問不出什麼來,就不再問了,直接要回馬匹,前往東華門而去。

這些兵丁中的一個得顧百川吩咐,去找了輛車子,拉上幸運的一家人,往定府大街而去。

車上,老人的兒子見周圍沒了其他人,就開口道:“爹!”

老人知道兒子想啥,嚴肅的看著他道:“我們已蒙公子收留,比起那些還留在王恭廠的鄉親們,已幸運百倍,銀子對我們來說已是錦上添花之物,而他們都還在苦海之中,隨時可能死去。養善心,積善德,才會有好報,你明白麼?”

看看兒子好像還是很捨不得那十兩紋銀,老人又教育道:“人在做,天在看,知恩圖報是本份。我如此做,也轉達了公子的一片仁心,替公子佈施,不但鄉親們會感激公子,而且我們一家人,在公子心頭也會有個好印象,你懂麼?”

老人的兒子點點頭,算是明白爹的一番苦心了。這麼做,一舉數得。真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啊!

“等安頓好了,你馬上去採購些衣食送過去,記得了麼?”

“是,爹。”他兒子認真的點了點頭。

再說鍾進衛一行騎馬趕往東華門,在離開貧民區之後,總算又看到了生氣,街道邊上的酒樓,雖說不是人聲鼎沸,但吃喝喧鬧聲也能不時傳來,聯想到自己的中午飯,一句不是很適當的詩忽然跳入了腦海: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不由得暗暗嘆氣,情緒更加不好,也就不說話,只管埋頭趕路了。

到了東華門之後,才發現安貴義他們還沒回來。如果他們已經回來的話,剛才安置過去的一家人也會錯過去而無人安置。這時間上是沒安排好,急亂了。

當然,安貴義不回來,他就進不去紫禁城,見不到崇禎皇帝。想了想,就轉身帶馬去東廠看看王承恩還在不在。

結果王承恩也已經回宮裡去了,就只好又迴轉到東華門來等安貴義。

但光等不是辦法,鍾進衛思索了一會,摸出二十兩銀子給顧百川,讓他去定府大街替換安貴義,並把這個錢給阿奇,讓她把那老人的一家人和之前的三個姑娘都安排好,然後顧百川再護送阿奇回來。

顧百川估摸著在東華門,鍾進衛應該沒什麼危險,再說有王鵬在,尋常幾個人根本近不了身的,也就放心的去了。

鍾進衛趁著等人的這個功夫,把自己知道的賑災手段都想了一遍,挑了些應該符合現在情況的方法,一一記在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