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皇帝看到鍾進衛不再說話了,知道他已講完,就問孫承宗和溫體仁:“孫師傅和溫卿以為如何?”

孫承宗站起來回答崇禎皇帝道:“陛下,臣以為此法加上之前所說的軍制革新和軍需官之培養,非常之妙!”

“臣附議!”溫體仁也站起來回答道。

鍾進衛一聽他們都贊同自己提出來的想法,心裡美滋滋的。

孫承宗提高了聲音:“然則,建虜還在關內,當前各勤王軍正在整頓,臣以為短時不可實施推廣。”

崇禎皇帝點點頭,表示知道這點。

溫體仁也開口道:“而且推行此法,不禁軍隊中樹立軍需官之威信需錢糧支援,培養軍需官也是一筆不菲的支出。”

崇禎皇帝一聽這個,心裡就發愁,都是問題啊!然後看向鍾進衛道:“鍾先生,你回去整理下,寫個完整的策略方案給朕,以便後續在合適時間加以革新推廣。”

“好,不過,我只會寫大白話啊。”鍾進衛有點不好意思。

“沒關係,朕認可之後會讓人重新寫一份的。”崇禎皇帝笑著安慰道。

“對了,先生身體已然大好,朕想讓先生出來幫朕,不知可好?”因為鍾進衛之前表示過不想當官,只在臺後幫自己。但這樣沒有身份不是很方便。所以崇禎皇帝諮詢鍾進衛的意見。

“我現在就是在出主意啊!”

“不是這個意思,朕是想賜先生同進士出身,受翰林院士,列席朝堂,共商國事。”

這待遇不可謂不高了,一介布衣,一躍成為朝廷重臣,而且多少人一輩子努力一輩子,都沒有進士的身份,他一下就有了。孫承宗和溫體仁都看向鍾進衛,想聽聽他怎麼說。

“陛下,我不想跟那些人打交道,我不擅長這些。寧可什麼都不要,就在後面出主意好了。”誰知道鍾進衛搖搖頭。鍾進衛在前世其實就是覺得自己人際溝通能力不行,所以就選擇了技術行業。

“先生推薦大才給朕,又給朕出如此妙策,還有救駕之功,不賞就讓人以為朕刻薄寡恩了。”

“怎麼會,是我自己不要的。”鍾進衛還是想堅持。

溫體仁明白了兩邊的意思,見雙方現在一個要賞,一個不要,堅持著也不是辦法,就開口說道:“陛下,臣有辦法,能兩全其美。”

“哦,愛卿快講。”

“鍾先生不知我朝禮儀講究,與同僚朝夕相處共事,得罪同僚而不自知,確有妨礙。然則鍾先生又要出謀劃策,商討國事,不賞也不行。臣以為,可封爵酬之,有爵位在身,進得朝堂,又省去與同僚日夜相處之事。可謂兩全其美。”

崇禎皇帝點點頭,覺得這個主意不錯,看向鍾進衛。鍾進衛本人只要不和那些古代官僚,特別是現在這些只會打口水仗的官僚朝夕相處,也就沒所謂了,於是也點了點頭。

看鐘進衛同意了,崇禎皇帝想了想道:“先生推薦人才,朕是覺得不錯,但還未有大功,所以不能以此賞你爵位。你所獻之策目前還需保密,所以也不能以此賞你爵位。故只有救駕之功賞你爵位了。朕先賜你伯爵,就號中興伯,以示先生要助朕中興大明之意。可好?”

伯爵啊,那不是吸血鬼專用的麼,好像韋小寶開始得的也是個伯爵吧,鍾爵爺,好像聽著不錯哦。鍾進衛點點頭,表示沒意見。

孫承宗始終在一邊看著,對這個少年(看著年輕),年紀輕輕不被功名權力所迷惑,知道自己的份量,有自知之明,不計較未算之功勞,心胸豁達,將來前途不可限量啊,不由得微微點頭。

“如此,朕明天在早朝上將宣佈此項決定,包括溫卿的事。明天你也要上殿聽封,要早做準備,鍾先生這身臨時的衣裳就不要穿了。朕讓人給你準備一套布衣,先暫時將就下。”

“謝陛下!”溫體仁和鍾進衛都回道。

“好了,你們先回去吧,朕還有一事要處理。”崇禎皇帝等他們都退下後,叫過王承恩,讓他去把內閣首輔韓爌傳進來。

韓爌這些天來一直不好過,先是自己估錯形式,結果被崇禎皇帝非指名道姓的說了一通。然後又是自己的弟子袁崇煥犯下大錯,關進了大牢。不知道自己最終會落過什麼下場。

現在一聽說崇禎皇帝傳詔自己,不由得一顆心提了起來,肯定不是好事,但不知道會壞到什麼程度,頗是惶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