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京師之戰(第1/2頁)
章節報錯
袁崇煥在發現建虜主力突然掉頭直撲京師的時候,他決定前去京師,依託京師的堅城火炮給予建虜打擊,從而擊退建虜,這樣,關寧軍的損失也會降到最低,符合遼東集團的利益。
但何可綱站出來反對:“大軍宜迎擊建虜,不宜入都。況且建虜在通州地區,我軍屯張家灣,離通州十五里,糧餉給予河西務,此地戰守最佳。如若督師直接前往京師,大明律有曰邊鎮之兵,未奉明旨而輕易進至京師城下,視同謀反。請督師三思。”
“現在非常時期,斷不可墨守成規,對虜策略早已定位依據堅城利炮反攻之。承渠無須多言。”
崇禎二年十一月十七日深夜,袁崇煥率關寧軍到底京師廣渠門外,嚇了守城兵丁一大跳,差點誤會發炮。
袁崇煥要求立刻求見崇禎皇帝,未被允許,次日天明才發訊息送到御前。
崇禎皇帝一聽失去訊息的袁崇煥帶軍過來了,也放下了一顆心,之前雖然宣府總兵滿桂已經奉旨到達京師,可只有五千多人,那比得上精銳的關寧鐵騎。
崇禎皇帝沒有計較袁崇煥未奉明旨抵達京師城下的冒犯,傳旨接見。
袁崇煥收到召見的旨意後,換了青衣玄帽,被何可綱撞到了,很是驚奇。袁崇煥對何可綱說道:“承渠,你啊,不知變通,要多學著點。”說完不理何可綱的追問,直接走了。
見到崇禎皇帝后,袁崇煥直接跪下請罪。
崇禎皇帝看看跪在地上的袁崇煥,心裡也不知是啥滋味,寵他,卻又恨他;希望能撤了他,現在卻又盼著他來;
邊上的禮部侍郎周延儒看到這場景,就上前彈劾袁崇煥縱容建虜荼毒關內甚至京畿之地,不發一矢。
袁崇煥一聽,馬上反駁說建虜是如何如何的強大,我這點兵馬在野外和建虜正面衝突,那是羊入虎口,螳臂當車。建虜是做了充足的準備,才攻過來的,目的就是為了攻下京師,做皇帝來的。
周延儒一聽建虜這麼強大,不敢說話了。
崇禎皇帝心裡嘆了口氣,就安慰袁崇煥,不要有顧慮,好好幹,甚至還把自己的貂皮大衣也給袁崇煥披上。
袁崇煥本來想多嚇嚇,看能不能嚇的京城的官員出面和建虜和談,這樣就沒他事情了。不過好像沒有取得效果,又不敢明著說。不過現在這個情況也還比較滿意,至少沒人說要治他罪了。
雙方進行了友好溝通,最後,按照慣例,崇禎皇帝問袁崇煥還有沒有別的要求,沒有的話就回去好好的帶兵吧。
沒想袁崇煥還真有要求,這也是他覲見的主要目的之一:“陛下,臣有一請求,望陛下恩准。”
崇禎皇帝一愣,還真還有要求啊,於是讓袁崇煥提。
“陛下,關寧軍連日征戰,人馬皆疲憊不堪,請准予入城休整。”
什麼,朕不計較你未奉旨意就帶兵至京師,現在還得寸進尺,都要進城了。崇禎皇帝一聽,心裡暗暗惱怒,卻也不敢就這樣翻臉。
崇禎皇帝當場拒絕。
袁崇煥一看不行啊,這不能進城,就要在城外跟建虜幹了,損失就大了。於是,又堅持。
崇禎皇帝還是不允許。
就在僵持之間,內侍來報,建虜大軍出現在城外了。
於是,結束了這場不愉快的接見,袁崇煥趕緊回去協防,崇禎皇帝擺駕城樓觀陣。
建虜一路搶的都很爽,沒有一個相應的抵抗,遇軍,軍潰;遇城,城下;心氣就大了,索性就直奔明國都城而來,看能不能打下來。
到了明國京師後,才發現京師的城牆,比以前所有見過的城池都要高大、雄偉的多,城牆上的明軍林立,城下還有兩支勤王軍,甚至其中一支是老對手,心裡一下涼了一半。看來多半是沒戲了,不過來都來了,怎麼都要打一下吧,先紮營。
崇禎皇帝從小長於深宮,那見過大陣仗,到了城牆上,看到密密麻麻的建虜,不由得心裡有點膽怯,不過並沒有表現出來,慰問了下官兵,就回宮了。
接下來幾天,開始了你來我往的攻城防守戰,雙方互有勝負。但有幾件事情讓崇禎皇帝大為惱怒。
其一,京師城牆被建虜搶來的大炮隨便轟了幾下就倒了一大片,幸虧滿桂帶軍決死抵抗,才給城裡有了修補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