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 小魚兒拒絕委託(第2/3頁)
章節報錯
不再被叫做“先生”的葉撫沒來由的覺得很輕鬆,很暢快,像是終於不再有什麼束縛了一樣。他颳去了鬍子,梳理了長髮,換了一身著裝,儼然已從以前的溫和書生模樣,變作現在的獨行遊俠模樣,一身乾爽利落的行衣不論從哪個角度看,都不像是個先生,再將以前習慣了的溫和清閒氣質撇去,外人一看,就是江湖客,只是瞧不見佩戴的武器,不知是用劍的劍客劍俠,還是那使刀的刀客刀俠。
他朝隧道上壁看去,見一招一式以“光霧”的形式搖曳。那些落在船上的光暈,呈現出一種清晨的清爽感,使得五十里長的隧道並不壓抑沉悶。
“小二,算賬!”
葉撫看了看船首方向,見遠處有微光後,立馬起身。
“客官,一共二十文錢,請可是使銅錢,還是貝錢?”
葉撫甩手,排出二十文錢在桌子上,隨後迅步離去。
一刻鐘後,越雲號駛出了石畫道。離開隧道後,視野一下子開闊起來,遙遙望去,是青山與綠水。
花間國到了。
葉撫深知花間國是一個十分好的旅遊之地,自然不會錯過任何美景。因為是中立國的緣故,花間國不受到到侵擾,因此山水佈局上,並沒有其他國家那樣的環環相扣,結成金湯之樣,而是十分自然隨性地有著山水生長。
一看到,便有一種清爽感,跟著人的心情也要好上一些。
葉撫依靠在船欄杆旁,放空了身心,靜靜欣賞美景。許多人來花間國遊玩是規劃了行程的,要看那些景,走哪條路線,體驗什麼東西等等。但葉撫向來隨性,從不規劃這些,走到哪裡就看到哪裡,碰到什麼便體驗什麼,他有著這樣的時間,也不缺乏財力人力,這是最好不過的狀態。
說了花間國是文人聖地,這越雲號上自然是少不了各式的文人的。
葉撫耳邊不斷傳來各樣的詩詞,見此美景,有此感觸,極為正常不過。葉撫雖讀過不少書,但他並不覺得自己是個文人,幾乎不會做有事沒事寫個詩之類的事,即便是不曾斷過的每日記錄冊,也極少記錄詩詞文章之類的,大都是一些隨筆雜論。把美好的事物與感觸放在心裡,慢慢發酵,經年之後,再回想起來品嚐,是他保留美好的做法。
有文人敞開了吟詩作賦,自然也就有看不慣文人的人大罵酸腐。自古以來,文人勁兒都是比較極端的東西,愛的人愛得不得了,討厭的人嗅著便覺得痠麻。
一邊聽著人賦詩山河,一邊聽著人大罵酸腐,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有時候葉撫就覺得,欣賞自然美景之時,人與自然之間那種奇奇怪怪的相處方式也極為有趣。雖不說悲歡相通,但他覺得有任何吵鬧,過慣了三味書屋的清閒日子,這種嘰嘰喳喳嗚嗚哇哇的鬧騰日子就像是清醇佳釀之後的麻辣火鍋一樣,滋味豐富。
出了石畫道,在玉曲河上緩速漂流了一個時辰左右,越雲號便在最近的港灣停靠了。因為玉曲河再往前就是細小分流,容不下大船,得坐輕舟,所以除了船上的船員以及做生意的人,都下了船。
因為來人大都是外地遊玩的人,所以港灣裡有不少專門服務於遊玩的遊玩團,由人組織著,帶領著,介紹著。大多數人選擇跟著遊玩團一起,有志者志趣相投,便要結伴而行。
像葉撫這樣的隻身遊歷的,要麼是各大家遊俠,要麼是目的並非遊玩的人,極少數是真的喜歡一個人四處走走看看的。
在港灣處,葉撫沒花太多時間,畢竟這裡只是箇中轉歇腳的地方,隨便休息整頓一下便出發去其他地方了。
從疊雲國到花間國,遊玩路線有三種,一是從南向西,繞北迴東,二是從北向西,繞南迴東,這兩種路線,只要肯花時間,看遍花間國山山水水不是可題,第三種則是從東到西,從中間穿過,這種路線便是捨棄一些自然景觀,主要遊歷人文景觀。
葉撫沒有專門研究路線,登上觀光馬車,朝著北邊兒便去了。
這是他一個人的旅途。
……
花間國北邊並沒有接壤其他國家,而是一片無國之地,被稱作“靈澤”,這種地方放在中州被稱作道郡。但顯然,這個地方不夠大,無成郡。之所以不受任何國家管控,是因為這裡是大周王朝以南的風水寶地,靈氣最為充沛,還是養龍山脈的心腹之地,是南邊最接近東土大靈脈的地方,且其地形位處山地,多高峰,少平地,不適合耕種,多生妖物,因此這裡成了修仙者聚集的地方。
上千年的發展下來,這裡變成門派林立之地,除了北國之地和大周王朝,東土有頭有臉的宗門道派都在這裡。這塊地方也受到了一些大家,諸如儒、道、墨、兵等家的重視,很早便派出人在這裡發展耕耘,比較統一的事,諸大家都只是在這裡佔了塊地,並沒有大肆發展誇張,把更多的資源和機會讓給了原生於此的宗門。
照雲宗便是靈澤的原生宗門,並且是這裡的大宗門,門下弟子遍佈東土各地,廣播名聲。照雲宗佔據的山頭靠近花間國與疊雲國的交界處,不遠,基本上屬於找個無遮擋的地方,一眼望東是疊雲,一眼望南是花間的型別。
一個宗門的運作除了不斷招新培育弟子,收集資源,擴張勢力範圍外,還承擔著一定的地方責任。責任分很多種,諸如保護原住民、驅逐妖獸、解決紛爭、預警災害等等。而靠近花間與疊雲的照雲宗比起其他宗門還有一樣責任,就是無償委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