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9章 淺談建奴與流賊(第2/2頁)
章節報錯
就當下而言,的確不適合與遼東的建奴死磕。
別看就這麼幾句話,攘外必先安內的道理也很淺顯,但大多數朝中官員就是看不透、拎不清,對大明的國情和處境一無所知,還以為現在的大明是曾經那個大明。
比方說東林黨,他們就完全不考慮連年災荒民不聊生,國庫空虛,為了名利一味堅持對關外建奴用兵。
至於國內的農民起義軍,則完全不被東林黨看在眼裡,只因在他們看來,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羅汝才之流只不過是一群大老粗組合起來的烏合之眾,壓根不值一提。
以內閣為首的浙黨、楚黨、齊黨多是一些無能無腦之輩,就知道阿諛奉承、爭權奪利、盤剝百姓。
原本的崇禎就是被這群人的盲目自信、阿諛奉承搞得暈頭轉向,加重賦於百姓,在連年災荒、餓殍遍野的情況下還保持關內關外兩頭作戰,導致局勢惡化,活活拖死了大明。
反倒是本該主戰的兵部,時不時就跳出來主張放棄遼東與建奴罷兵。
當然,這種做法在崇禎看來無疑愚蠢至極,皇太極野心勃勃,不可能傻到你不打他,他就不打你。
就當下而言,崇禎對關外的建奴有自己的看法,暫時打不過可以不打,但防守絕不能鬆懈。
簡而言之就一句話,至少得把建奴堵在長城外,不能任其到關內燒殺搶掠。
“伯雅,你說的有幾分道理。”
崇禎有自己的打算,所以只是淡淡說了一句,便一轉話鋒:
“伯雅,你先協助馮琦把京師的流民安置好,不久後,朕有新的差事交於你。”
崇禎說著,向外一攤手,“去吧!想必馮琦也該領完銀子了。”
崇禎突然轉變的態度,讓孫傳庭頗為不解,只得暗自搖頭感嘆,君心難測。
“微臣遵旨,微臣告退。”
有了此次的交談,崇禎對孫傳庭有了更為直觀的瞭解。
正如歷史所書,是個值得培養的人才,只不過還得再等上一陣子。
與此同時,紫禁城外。
一座亭臺水榭,雕樑畫棟、高門大院的五進大宅的會客廳內,香茗潺潺,檀香繚繞,兩人分賓主落座正在說著什麼。
“御馬監的方正化接管的東廠,奉旨處死的王德化,又從御馬監調了大批人手進東廠,這事來得太突然叫人不安,怕不是什麼好事吶!”
一個聲線陰柔,面上白淨的男人帶著些許不安道。
主座上,身著青色衣袍,年約四旬的中年人瞅了白淨男人一眼,捋了捋顎下鬍鬚,不在意的回了一句:“方正化接掌東廠也好,王德化死了也罷,於你我又有何關係?”
白淨男人想了想,再度開口:“也不只有這事,內廷也開始了大清洗,我擔心會不會是衝著我們來的。”
“衝著我們來?”
青袍中年人抬起手邊茶碗抿了一口,愣了愣,這才搖頭接著道:“不至於,東廠廢弛已久,可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恢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