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0章 鬥智鬥勇(第2/2頁)
章節報錯
“陛下英明神武,讓盧象升率天雄軍拱衛京師防範於未然有何不可?”
“都知道這流賊行蹤飄忽不定,倘若真有一天不聲不響打到京師,你兵部張鳳翼能負得了責嗎?”
“別總惦記著城外的二十萬京營大軍,那是用來防範遼東建奴的。”
“你張鳳翼莫不是忘了崇禎三年和崇禎七年遼東建奴都曾攻入長城兩度兵圍京師,難道那個時候城外沒有二十萬京營大軍?”
“你張鳳翼焉知這關外的建奴和國內的流賊叛匪不會一起闖到京師來,若真有那麼一天,你敢保證京營能同時與建奴、流賊相抗?”
“所以我奉勸張大人還是聽陛下的,即刻調天雄軍進京才是明智之舉,張大人可莫要自誤。”
張捷這般巧舌如簧的與張鳳翼針鋒相對,可不是為了幫崇禎。
而是東林黨對崇禎在此時調天雄軍的舉動樂見其成。
他們恨不得崇禎調走天雄軍,以此打亂兵部先前的剿匪作戰計劃,促使前方剿匪不利或是打敗仗那才叫好。
只有前線失利越多,他們才越有機會抓住兵部的把柄,拉張鳳翼和楊嗣昌等一眾對手下水。
這就是黨爭的可怕之處,為了打壓政敵,可以不論是非,可以毫無下限的無所不用其極。
張捷的小心思或者說東林黨的小心思崇禎心裡跟明鏡似的,但不論東林黨抱著何種目的,眼下張捷這番說辭確實是幫了他。
至於朝堂上的黨爭只能暫時選擇無視,反正這幫臭魚爛蝦都得死,倒也不介意讓他們多蹦達幾天。
張捷的話讓張鳳翼打了個激靈,他雖然知道這話多少有些危言聳聽的成分,也知道建奴和流賊同時打到京師的機率微乎其微。
可這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若真有一天戲言成真,那他張鳳翼還真吃罪不起,弄不好頭頂的烏紗帽和項上人頭都得丟。
張鳳翼心思急轉直下臆動了,罷了,不管怎麼說,還是得求穩。
張鳳翼拿定主意後不自覺的扭頭看向執掌京營的成國公朱純臣。
朱純臣見狀,心領神會,已然明瞭張鳳翼是想問他京營能否同時抵抗遼東建奴和國內的流賊。
是以從朝班邁步而出,向龍椅上的崇禎躬身一禮:
“陛下且寬心,若有流賊來犯,京營必能擊退流賊,保京師安然無恙。”
朱純臣說到這,突然一轉話鋒:“倘若建奴與流賊同時來襲,京營應對起來恐力有不殆。”
朱純臣這番話既是對崇禎說也是在告訴張鳳翼京營無力同時應對流賊與遼東建奴。
朱純臣的話讓張鳳翼心涼了半截,隨即又把目光瞄向內閣首輔溫體仁。
溫體仁這個老狐狸人老成精。
剛才朱純臣的話他可是聽得清清楚楚,現在見張鳳翼看自己,哪還不明白,渾濁老眼一轉,當即拍起崇禎馬屁。
“陛下有先見之明,高瞻遠矚,老臣也認為當讓盧象升率天雄軍進京拱衛京師,以防流賊襲擾。”
有朱純臣的話在先,又有內閣首輔的表態在後,張鳳翼哪還不懂該怎麼做。
隨即收回之前的“三思”之言,對著崇禎一躬身:
“陛下聖明,是微臣糊塗,未能體察聖意,兵部即刻八百里加急調天雄軍進京拱衛京師。”